九日过介之推庙

荒祠久零落,秋日故山阿。 椒菊持新奠,龙蛇忆旧歌。 论功嗟晋粟,流怨动汾波。 千岁遗灵在,乡民禁火多。

译文:

那座祭祀介之推的荒凉祠庙,长久以来早已破败不堪,孤零零地在秋日里矗立在故乡的山角落。 我手持着花椒和菊花,来为介之推献上这新鲜的祭品,不禁回想起当年那首关于龙蛇的旧歌(介之推曾作龙蛇之歌来感慨自己的遭遇)。 人们议论起晋文公论功行赏时,介之推却不接受晋地的粟米,他的这种淡泊和不满,仿佛化作了怨愤的情绪,在汾河的波浪中涌动。 虽然千年时光已经过去,但介之推的英灵仿佛依然存在,直到现在,当地的乡民们依然保留着很多禁火的习俗来纪念他。
关于作者
宋代李复

李复(一○五二~?)(《潏水集》卷八《恭人范氏墓志铭》),字履中,号潏水先生,原籍开封祥符(今河南开封),因其先人累官关右,遂为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同上书《李居士墓志铭》)。与张舜民、李昭玘等为文字交。神宗元丰二年(一○七九)进士。五年,摄夏阳令。哲宗元祐、绍圣间历知潞、亳、夔等州。元符二年(一○九九),以朝散郎管勾熙河路经略安抚司机宜文字。徽宗崇宁初,迁直秘阁、熙河转运使。三年(一一○四)知郑、陈二州。四年,改知冀州;秋,除河东转运副使。靖康之难后卒。撰有《潏水集》四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十六卷,其中诗八卷。事见《潏水集》附录宋钱端礼撰《书潏水集后》及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一四,《宋元学案》卷三一有传。 李复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潏水集》为底本,参校文津阁《四库全书》本(藏北京图书馆,简称文津阁本)和残存《永乐大典》中李复诗。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