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邢先生叠前韵

道人海南游五管,野服褷褵鹤羽短。 飞符分药济炎州,阴功早约三千满。 细葺柔蔓作重茵,密缀圆荷为翠繖。 丹回七返已成珠,宝养三田如抱卵。 一身天畔若云浮,万事世间皆刃断。 行山书篆虎逃穴,临水呼风龙救旱。 弄琴得趣或忘弦,遇酒无辞任倾碗。 试持旧说叩真诠,深笑浮言多诡诞。 须知至道甚无烦,岂若俗书务集纂。 向走天下四十年,利口妄谈何可筭。 引枝逐叶尽无根,神与形离不相伴。 超然自得方自知,天下一新如澡澣。 生平闻风已默契,今者相从敢纵懒。 事来酬酢外须应,心不将迎意自散。 喜予双眼烂荧荧,知予灵台常坦坦。 宝身好事求虽多,诚言出口识还罕。 赤水遗珠若为求,五云瑶阙何时款。 凌空未便御风行,跨马先觉双镫暖。 轮扁运斤弃绳墨,庖丁解牛游綮窾。 太清吾祖遗真风,欲逐青牛媿驽缓。

译文:

邢先生您如同世外道人去海南游历了五管之地,穿着粗布野服,那衣服松松垮垮就像仙鹤短小的羽毛。 您能用符箓、分送丹药救助那炎热之地的百姓,暗中积累的功德早已经约满三千之数。 您细心地用柔软的藤蔓铺成厚厚的垫子,密密地把圆圆的荷叶串起来当作翠绿的伞。 经过七次返丹之法,丹药已成如明珠般珍贵,精心涵养体内三田就像抱着鸟卵般呵护。 您一人在天边好似浮云般自在,世间万事在您眼中都能像利刃斩断一般轻松放下。 您在山中书写篆文,能让老虎吓得逃离洞穴;在水边呼唤风雨,能让蛟龙出来解救旱灾。 您弹琴时领悟到其中的乐趣,甚至忘记了琴弦的存在;遇到美酒从不推辞,尽情地倾碗痛饮。 我试着用以往的学说来叩问您真正的道理,您却深深嘲笑那些浮浅言论大多荒诞不实。 要知道真正的大道非常简单,哪像那些世俗书籍一味地编纂汇集。 我奔走天下四十年了,那些能言善辩却虚妄空谈的人多得数不清。 他们就像追逐树枝树叶,根本没有根基,精神和形体分离不能相互陪伴。 只有超然自得才能真正了解自己,就好像天下焕然一新,如同洗去污垢一般。 我生平听闻您的风采就已经心领神会,如今跟从您怎敢放纵偷懒。 事情来了需要应酬应对,但内心不刻意迎送,心意自然就会消散。 您欣喜我双眼明亮有神,了解我内心常常坦坦荡荡。 虽然很多人珍惜自身、喜好求道,但真诚说出有见识话语的人还很少。 像赤水遗失的宝珠该如何去寻找,那五云缭绕的瑶阙什么时候才能去拜访。 我还不能马上凌空乘风而行,跨上马匹时却先感觉到双镫是温暖的。 就像轮扁砍木不用绳墨也能技艺高超,庖丁解牛能在筋骨的缝隙间游刃有余。 太清之境是我祖先遗留的真风,我想追随那青牛般的仙人,却惭愧自己驽钝迟缓。
关于作者
宋代李复

李复(一○五二~?)(《潏水集》卷八《恭人范氏墓志铭》),字履中,号潏水先生,原籍开封祥符(今河南开封),因其先人累官关右,遂为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同上书《李居士墓志铭》)。与张舜民、李昭玘等为文字交。神宗元丰二年(一○七九)进士。五年,摄夏阳令。哲宗元祐、绍圣间历知潞、亳、夔等州。元符二年(一○九九),以朝散郎管勾熙河路经略安抚司机宜文字。徽宗崇宁初,迁直秘阁、熙河转运使。三年(一一○四)知郑、陈二州。四年,改知冀州;秋,除河东转运副使。靖康之难后卒。撰有《潏水集》四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十六卷,其中诗八卷。事见《潏水集》附录宋钱端礼撰《书潏水集后》及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一四,《宋元学案》卷三一有传。 李复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潏水集》为底本,参校文津阁《四库全书》本(藏北京图书馆,简称文津阁本)和残存《永乐大典》中李复诗。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