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林园中千金堤,铜龙吐水天泉池。 八公山下刘安台,城郭周围杂花开。 流金宝剑为秦出,彩鹢羽觞浮洛来。 著处祓除务是日,西关千人万人出。 修修美竹带林高,激湍远照崇山碧。 主人济南旧词伯,芸阁铅丹事书册。 载酒展席俯长流,一饭未尝留俗客。 拂地低回舞袖翻,箫管哀吟动魂魄。 天晴初暖云自娇,风柔徐动花无力。 气酣倾倒不自惜,屡顾空尊有愁色。 岂学飞蚊一饷乐,论文清心听鸣镝。 诗坛誓众军令严,立表下漏不容刻。 神意惨淡諠谑寂,叠简摇毫辞举白。 欲征故事入新语,挚虞追叹惭束皙。 山阴衣冠交履舄,千载风流传不息。 茧纸墨妙龙凤飞,远近家鸡皆敛翼。 明年此会恐难得,俯仰之间已陈迹。 来者兴叹感斯文,后之视今今视昔。
上巳成季召会于西溪会上赋诗须多韵仍用故事或旧诗十事已上未终席而成违者浮以三大白罚者四人予与成季免焉
译文:
在华林园中有那价值千金的堤坝,还有铜龙吐水的天泉池。八公山下有着刘安所建的高台,城郭四周各种花儿竞相开放。那闪耀如流金般的宝剑,曾是为秦国打造而出;绘着彩鹢的羽觞,从洛水漂浮而来。每年到了上巳节这一天,人们都要进行祓除灾邪的活动,西关有千千万万人走出家门。
修长美好的竹子环绕着树林高高挺立,湍急的水流在远处映照出崇山的碧绿。这次聚会的主人是来自济南的旧有才名的文豪,他曾在芸阁从事校订书籍的工作。主人带着美酒,铺开坐席,俯临着长长的溪流设宴,一顿饭的功夫都不曾留那些庸俗的客人。
舞女们的衣袖低回拂地,翻转舞动,箫管吹奏出哀伤的曲调,动人心魄。天气晴朗,刚刚转暖,云朵显得娇柔多姿,微风轻柔,缓缓吹动,花朵好似柔弱无力。大家饮酒到酣畅之时,尽情倾杯而饮毫不顾惜,还屡屡看着空酒杯露出愁色,生怕酒不够喝。
我们怎么能像那飞蚊一样只贪图一时的欢乐呢,大家静下心来谈论文章,倾听彼此的高见。诗坛之上就像军队下了严格的军令,立起计时的标杆,滴漏计时,不容有片刻拖延。大家神情专注,周围喧闹戏谑之声都安静了下来,大家纷纷铺开纸张,挥毫作诗,若是没完成就要被罚酒。
想要引用典故融入新创作的诗句中,就算是像挚虞那样有学问的人,碰到这种情况也会追悔感叹,自愧不如束皙的才学。就像当年山阴兰亭聚会,文人雅士们的鞋子交错,那千古流传的风雅之事至今不息。王羲之在茧纸上写下的墨宝如龙凤飞舞般美妙,让远近众人的书法都黯然失色。
明年这样的聚会恐怕很难再得,俯仰之间,这一切就会成为过去的陈迹。后来的人看到我们今日的诗文也会有所感慨而兴叹,就如同我们现在看待过去的事情一样啊。
关于作者
宋代 • 李复
李复(一○五二~?)(《潏水集》卷八《恭人范氏墓志铭》),字履中,号潏水先生,原籍开封祥符(今河南开封),因其先人累官关右,遂为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同上书《李居士墓志铭》)。与张舜民、李昭玘等为文字交。神宗元丰二年(一○七九)进士。五年,摄夏阳令。哲宗元祐、绍圣间历知潞、亳、夔等州。元符二年(一○九九),以朝散郎管勾熙河路经略安抚司机宜文字。徽宗崇宁初,迁直秘阁、熙河转运使。三年(一一○四)知郑、陈二州。四年,改知冀州;秋,除河东转运副使。靖康之难后卒。撰有《潏水集》四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十六卷,其中诗八卷。事见《潏水集》附录宋钱端礼撰《书潏水集后》及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一四,《宋元学案》卷三一有传。 李复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潏水集》为底本,参校文津阁《四库全书》本(藏北京图书馆,简称文津阁本)和残存《永乐大典》中李复诗。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