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水弗绩鲧当殛,逃入羽渊为黄能。 韩山东北有荒庙,豕象冕服吁怪哉。 乡社养牲禁畜豕,恐触神怒风雷灾。 秦汉以来不读礼,祝尸鼎俎如优俳。 魂魄久与魑魅杂,野妖阴怪凭草莱。 高山南北二千里,谽豁凿断龙门开。 昆仑长河走出海,神禹功大不可偕。 后王书称嗣天子,永为万世严祠斋。 为崇王像备冠舄,寝庑敞侈完倾摧。 明饬有司正祀典,春秋致祭吾自来。
鲧庙
译文:
大禹的父亲鲧治水没有取得成效,按罪应当被诛杀,他逃进羽渊后变成了一只黄熊。在韩山的东北方向有一座荒废的鲧庙,庙中鲧的神像却是猪头形象还穿着帝王的礼服,这实在是太奇怪了!
当地的乡村社里有个规矩,禁止饲养猪,生怕触怒了鲧神,引来风雷之灾。从秦汉以来,人们就不读经典礼仪之书了,祭祀时的祝尸和摆放的鼎俎等仪式,就像演戏一样不严肃。鲧的魂魄长久地与魑魅等鬼怪混杂在一起,野外的妖邪阴怪也凭借着荒草肆意作祟。
高山的南北绵延二千里,是大禹把那高山豁开、凿断,开辟出了龙门。昆仑山下来的黄河得以奔腾流向大海,大禹的功绩巨大,无人能比。
后世的帝王自称是天子,应当永远严肃地对待对大禹的祭祀。为大禹树立庄重的神像,配备好帽子和鞋子,把祭祀的殿堂和廊庑修整得宽敞气派,将倾颓之处修复完好。我要严令有关官员端正祭祀的典章制度,春秋两季的祭祀我会亲自来主持。
关于作者
宋代 • 李复
李复(一○五二~?)(《潏水集》卷八《恭人范氏墓志铭》),字履中,号潏水先生,原籍开封祥符(今河南开封),因其先人累官关右,遂为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同上书《李居士墓志铭》)。与张舜民、李昭玘等为文字交。神宗元丰二年(一○七九)进士。五年,摄夏阳令。哲宗元祐、绍圣间历知潞、亳、夔等州。元符二年(一○九九),以朝散郎管勾熙河路经略安抚司机宜文字。徽宗崇宁初,迁直秘阁、熙河转运使。三年(一一○四)知郑、陈二州。四年,改知冀州;秋,除河东转运副使。靖康之难后卒。撰有《潏水集》四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十六卷,其中诗八卷。事见《潏水集》附录宋钱端礼撰《书潏水集后》及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一四,《宋元学案》卷三一有传。 李复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潏水集》为底本,参校文津阁《四库全书》本(藏北京图书馆,简称文津阁本)和残存《永乐大典》中李复诗。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