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动人语喧,门开探骑发。 冠盖相后先,烟尘互明灭。 出城寒寺静,苍松带余雪。 驱马傍前庑,投鞭坐僧榻。 畏风依蒲团,拥裘学趺结。 曈眬晓日升,逶迤旆成列。 到官今年五,踽踽几持谒。 执板手有痕,脱冠顶无发。 将迎迹愈多,应接面常热。 野性素旷荡,人事苦羁绁。 久愿整归驾,渡汾寻旧辙。 躬耕望云岑,筑室俯清潏。
出承天院候客
译文:
清晨时分,人声喧闹起来,大门开启,负责侦察通报的骑兵骑马出发了。
达官贵人的车辆络绎不绝,前后相继而来,扬起的烟尘时隐时现。
我出了城,来到这清冷寂静的寺院,苍松之上还残留着未化的积雪。
我驱马来到寺院前廊旁,把马鞭一扔,坐在僧人的床榻之上。
因为怕风,便挨着蒲团,裹着皮裘学着僧人盘起双腿打坐。
朦胧的朝阳缓缓升起,那些官员们的旗帜蜿蜒排开,整齐有序。
我到任已经五年了,孤零零地多次手持名帖去拜见上司。
手持笏板行礼,手上都磨出了痕迹,频繁脱帽,头顶的头发也掉光了。
迎来送往的事情越来越多,应付各种交际常常让我面红耳赤。
我生性本就旷达自在,可这繁杂的人事却像绳索一样束缚着我。
我长久以来都希望整理好归乡的车马,渡过汾水,沿着旧日的道路回去。
我想要亲自耕种,遥望云雾缭绕的山峰,在清澈的溪水边建造房屋居住。
关于作者
宋代 • 李复
李复(一○五二~?)(《潏水集》卷八《恭人范氏墓志铭》),字履中,号潏水先生,原籍开封祥符(今河南开封),因其先人累官关右,遂为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同上书《李居士墓志铭》)。与张舜民、李昭玘等为文字交。神宗元丰二年(一○七九)进士。五年,摄夏阳令。哲宗元祐、绍圣间历知潞、亳、夔等州。元符二年(一○九九),以朝散郎管勾熙河路经略安抚司机宜文字。徽宗崇宁初,迁直秘阁、熙河转运使。三年(一一○四)知郑、陈二州。四年,改知冀州;秋,除河东转运副使。靖康之难后卒。撰有《潏水集》四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十六卷,其中诗八卷。事见《潏水集》附录宋钱端礼撰《书潏水集后》及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一四,《宋元学案》卷三一有传。 李复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潏水集》为底本,参校文津阁《四库全书》本(藏北京图书馆,简称文津阁本)和残存《永乐大典》中李复诗。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