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巨寺

长杨夹通津,修竹带北冈。 寻行不知远,时闻芝术香。 渡溪陟翠𪩘,松柏高苍苍。 木杪见栌簷,塔庙居上方。 盘步曲折峻,入门庭宇荒。 道人貌清羸,趺坐临朝阳。 手持天竺书,贝叶翻金光。 炉残柏子烧,龛续明灯长。 见我默不语,举杖鸣匡床。 以示清静观,妙出转徙乡。 我从绝塞来,尘侵两鬓霜。 形骸久颠顿,思逐归鸟藏。 偶来叩禅扃,夐与人世忘。 金篦刮病膜,清冰沃烦肠。 铁牛耕石田,海底种扶桑。 超然越初地,青莲泥中芳。

译文:

长长的杨树夹立在通往渡口的道路两旁,修长的竹子沿着北面的山冈生长。我一路探寻前行,没觉得路途遥远,不时能闻到芝草和白术的香气。 渡过溪流,登上翠绿的山峰,只见松柏高高挺立,一片苍翠。在树梢之上能看见斗拱飞檐,那寺庙坐落在高山之上。 沿着曲折陡峭的山路盘旋而上,进入寺庙,只见庭院一片荒凉。有位道士模样清瘦,趺坐在朝阳之下。 他手中拿着从印度传来的经书,贝叶经在阳光下闪耀着金光。香炉里柏子香的火已快熄灭,佛龛里的长明灯还亮着。 他看到我默默地不说话,拿起禅杖轻敲着方正的禅床。以此向我展示清静的境界,这精妙的境界能让人超脱于尘世的辗转迁徙。 我从遥远的边塞而来,风尘染白了两鬓。身体长久地颠簸困顿,内心渴望像归巢的鸟儿一样找个地方隐藏起来。 偶然来到这里叩开禅房的门,一下子就忘却了世间的纷扰。就好像用金篦刮去了眼上的病膜,又似用清凉的冰水浇灌了烦躁的肠胃。 仿佛看到铁牛在石田里耕种,在海底种下了扶桑神木。我超脱于最初的修行之地,就像青莲在泥沼中散发着芬芳。
关于作者
宋代李复

李复(一○五二~?)(《潏水集》卷八《恭人范氏墓志铭》),字履中,号潏水先生,原籍开封祥符(今河南开封),因其先人累官关右,遂为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同上书《李居士墓志铭》)。与张舜民、李昭玘等为文字交。神宗元丰二年(一○七九)进士。五年,摄夏阳令。哲宗元祐、绍圣间历知潞、亳、夔等州。元符二年(一○九九),以朝散郎管勾熙河路经略安抚司机宜文字。徽宗崇宁初,迁直秘阁、熙河转运使。三年(一一○四)知郑、陈二州。四年,改知冀州;秋,除河东转运副使。靖康之难后卒。撰有《潏水集》四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十六卷,其中诗八卷。事见《潏水集》附录宋钱端礼撰《书潏水集后》及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一四,《宋元学案》卷三一有传。 李复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潏水集》为底本,参校文津阁《四库全书》本(藏北京图书馆,简称文津阁本)和残存《永乐大典》中李复诗。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