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山遇雨

侵晓登楚山,山峻苦难陟。 半山忽阴晦,举手不可识。 跻攀穿云过,赫然见日出。 俯视云气中,汹涌浩无极。 滉瀁雪海翻,兀硉寒冰立。 蛟龙见或没,鬐鬛火旆赤。 风雷恣訇磕,万车无辙迹。 神君互麾诃,众怪争跳踯。 变异从何来,万态不可测。 峰顶日晴明,下方惊雨急。 倏尔寂无声,昏翳豁开释。 返照光景新,岩岫翠欲滴。 瀑泉缟带垂,稻塍清流溢。 高路静无泥,牵挽望前驿。 世俗信耳目,天地度以臆。 安知视听外,奇骇可穷索。 孰知沧溟宽,但见蹄涔窄。 兹事非传闻,吾行所自觌。

译文:

清晨时分我登上楚地的山峦,山势高峻,攀登起来十分艰难。 爬到半山腰时,忽然间天色阴沉晦暗,伸手连自己的手指都看不清。 我奋力向上攀爬,穿过云雾之后,突然明亮起来,看到了喷薄而出的太阳。 低头俯瞰那云雾之中,云气汹涌澎湃,广阔得没有边际。 云浪翻腾,好似那雪白的大海在翻涌,又有高耸的云团像寒冰一样直立着。 蛟龙在云里时隐时现,它们的鳍鬣红得像燃烧的旗帜。 风雷肆意地轰鸣作响,就像无数的车辆行驶却不见车辙的痕迹。 神仙们相互呼喊呵斥,众多怪异的景象争着跳跃奔腾。 这些奇异的变化是从哪里来的呢?万千姿态真是难以揣测。 山顶上阳光晴朗明亮,山脚下却正下着令人心惊的急雨。 转眼间,一切突然寂静无声,昏暗的阴霾一下子消散了。 夕阳的余晖洒下,眼前的景色焕然一新,山峦翠色欲滴。 瀑布像白色的丝带垂挂而下,稻田里的水渠中清流满溢。 高高的道路干爽没有泥泞,我拉着行囊朝着前方的驿站走去。 世俗之人只相信自己的耳目所见所闻,用主观臆想去揣测天地万物。 他们哪里知道在视听范围之外,还有许多令人惊奇的事物值得去探寻。 谁又能真正了解沧海的宽广呢,他们往往只看到像牛蹄印里积水那样狭窄的景象。 这件事可不是道听途说,是我亲身经历亲眼见到的啊。
关于作者
宋代李复

李复(一○五二~?)(《潏水集》卷八《恭人范氏墓志铭》),字履中,号潏水先生,原籍开封祥符(今河南开封),因其先人累官关右,遂为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同上书《李居士墓志铭》)。与张舜民、李昭玘等为文字交。神宗元丰二年(一○七九)进士。五年,摄夏阳令。哲宗元祐、绍圣间历知潞、亳、夔等州。元符二年(一○九九),以朝散郎管勾熙河路经略安抚司机宜文字。徽宗崇宁初,迁直秘阁、熙河转运使。三年(一一○四)知郑、陈二州。四年,改知冀州;秋,除河东转运副使。靖康之难后卒。撰有《潏水集》四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十六卷,其中诗八卷。事见《潏水集》附录宋钱端礼撰《书潏水集后》及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一四,《宋元学案》卷三一有传。 李复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潏水集》为底本,参校文津阁《四库全书》本(藏北京图书馆,简称文津阁本)和残存《永乐大典》中李复诗。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