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岳僧仲仁墨画梅花

世人画梅赋丹粉,山僧画梅匀水墨。 浅笼深染起高低,烟胶翻在瑶华色。 寒枝鳞皴节目老,似战高风声淅沥。 三苞两朵笔不烦,全开半函如向日。 疏点粉黄危欲动,纵扫香须轻有力。 不待孤根暖气回,分明写出春消息。 大空声色本无有,宫征青黄随世识。 达人玄览彻根源,耳观目听纵横得。 禅家会见此中意,戏弄柔毫移白黑。 佳句殷勤致两番,深情邂逅高双璧。 不愁开谢逐东风,全胜当年陇头驿。

译文:

世间的人画梅花,往往会用上红色、粉色等艳丽色彩去描绘;而山中的僧人画梅花,只是用墨水均匀地晕染。 他用墨色浅淡地笼罩、浓重地渲染,画出高低错落的层次感,那烟胶绘就的画面仿佛让梅花有了美玉般的色泽。 画中的寒梅枝干上有着如鱼鳞般粗糙的纹理,枝节显得苍劲古朴,就好像在与呼啸的寒风搏斗,能让人仿佛听到那风声淅淅沥沥。 两三朵梅花,寥寥几笔就勾勒而成,不用繁琐的笔触。全开的花朵和半含的花苞,好似都朝着太阳的方向。 那稀疏点染的花蕊呈粉黄色,看上去好像微微颤动;肆意扫出的须蕊,轻盈却又有力。 不用等到那孤独的梅树根感受到温暖气息的回归,这画中就已清晰地展现出春天的消息。 广阔的天地间,声音和颜色本就是虚幻的存在,宫、征等音调以及青、黄等色彩,不过是世人的认知罢了。 通达的人能深刻洞察事物的根源,无论是用耳朵去听、用眼睛去看,都能随意领略其中真谛。 禅家领悟到了这其中的深意,便玩弄着柔软的毛笔,在纸上变换着黑白之色来作画。 你两次真诚地写下美妙的诗句,那深情厚谊如同两块珍贵的美玉。 不用担心这画中的梅花会随着东风开放又凋谢,它可比当年陆凯在陇头驿折梅相赠的意境要美妙得多。
关于作者
宋代华镇

宋会稽人,字安仁,号云溪。神宗元丰二年进士。官至朝奉大夫,知漳州军事。平生好读书,工诗文。有《扬子法言训解》、《云溪居士集》、《会稽录》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