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院井诗二首 其一

太平兴国古佛刹,小院得名如意轮。 何人默识原地脉,凿井正会甘泉津。 阔容三尺白银罋,深可二丈青丝缗。 夏凉未觉冰雪冷,味美不啻醍醐珍。 寺僧知爱不忍惜,汲引无间都城人。 鸣钟声歇更漏促,天鸡初报扶桑晨。 侧肩接足负担者,排闼争凑苍苔唇。 丝瓶上下掉孔急,语笑嘈杂春雷振。 永日迢迢既云暮,健夫噏噏皆嚬呻。 万人已喜用周给,一泓依旧清奫沦。

译文:

在太平兴国年间就已建成的古老佛刹里,有一座小院以如意轮得名。不知道是哪位高人默默洞察了此地的地脉,开凿这口井正好找到了甘泉的源头。 这井井口宽阔,能容纳下三尺宽的白银瓮;井深约有二丈,得用青丝绳来系桶打水。夏天井水清凉,感觉比冰雪还要凉爽;味道甘美,简直不逊色于醍醐那样珍贵的美食。 寺里的僧人懂得珍惜这井水,却并不吝啬,让都城的人们可以随时来汲水。当寺庙的鸣钟声停止,更漏声催促着时间流转,天鸡刚开始啼叫,扶桑之地迎来清晨的时候。那些肩挨着肩、脚连着脚挑着担子来取水的人,纷纷推开院门,争着凑到井边那长满苍苔的井口。 系着丝绳的水桶在井口上下晃动,取水的孔洞水流很急,人们的欢声笑语嘈杂喧闹,如同春雷震动一般。漫长的一天渐渐过去,到了傍晚时分,那些健壮的汉子都累得气喘吁吁,眉头紧皱直呻吟。 虽然已经满足了上万人的用水需求,但这一汪井水依旧清澈平静,没有丝毫变化。
关于作者
宋代华镇

宋会稽人,字安仁,号云溪。神宗元丰二年进士。官至朝奉大夫,知漳州军事。平生好读书,工诗文。有《扬子法言训解》、《云溪居士集》、《会稽录》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