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罗汉赞

巍巍释能儒,十八大果士。 每于垢浊世,见此无相身。 追貌自楚工,磷玉妙吴匠。 种种出道韵,二幻与佛同。 在处为道场,五浊化浄土。

译文:

高大威严的释迦牟尼,如同儒者一般充满智慧与德行,身边有十八位修成大果位的罗汉高僧。 他们常常现身于这充满污垢、浑浊的尘世当中,以那超越了表象、无相无形的法身度化众生。 他们的容貌是由楚国工匠精心描摹出来的,而那如同美玉般光彩照人的形象则是出自吴国工匠的绝妙技艺。 这些雕像呈现出各种各样超凡脱俗的出尘气韵,虽然是工匠们塑造出来的两种“幻相”,却与佛的精神实质相同。 无论这些雕像身处何地,那里都能成为修行的道场,能将这“五浊恶世”转化为清净美好的净土。
关于作者
宋代米芾

米芾(1051-1107),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祖籍太原,迁居襄阳。天资高迈、人物萧散,好洁成癖。被服效唐人,多蓄奇石。世号米颠。书画自成一家。能画枯木竹石,时出新意,又能画山水,创为水墨云山墨戏,烟云掩映,平淡天真。善诗,工书法,精鉴别。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宋四家之一。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