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寺悼古

色改重重构,春归户户岚。 槎浮龙委骨,画失兽遗耽。 神护卫公塔,天留米老庵。 栢梁终厌胜,会副越人谈。

译文:

曾经那重重叠叠的建筑如今已容颜改变,春天归来,家家户户都被山间的雾气所环绕。 江中的木筏漂流,仿佛是巨龙遗留的骨头;寺中的壁画已然缺失,只留下兽类曾经令人痴迷的痕迹。 神灵守护着卫公的佛塔,上天留存下米芾我居住过的小庵。 就像柏梁台终究也难以抵御厌胜之术一样,一切兴衰变化都应和了越人的那些关于世事变迁的谈论。 注:这首诗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槎浮龙委骨”“画失兽遗耽”等诗句表意较隐晦,以上翻译是结合诗歌整体意境和常见意象做出的解读,仅供参考。
关于作者
宋代米芾

米芾(1051-1107),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祖籍太原,迁居襄阳。天资高迈、人物萧散,好洁成癖。被服效唐人,多蓄奇石。世号米颠。书画自成一家。能画枯木竹石,时出新意,又能画山水,创为水墨云山墨戏,烟云掩映,平淡天真。善诗,工书法,精鉴别。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宋四家之一。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