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辽作十四首 其三

礼为王人重,关亭道路除。 荒城初部落,名镇古巫闾。 习俗便乘马,生男薄负锄。 传闻断腕地,岁岁作楼居。

译文:

在外交礼仪方面,作为代表朝廷的使者受到对方的高度重视,边关的亭驿和道路都被清扫整理,以迎接我的到来。 沿途我看到那荒芜的城池,周边刚开始形成部落聚居的样子;而有名的重镇,便是古老的巫闾山所在之地。 这里的习俗是人们习惯骑马出行,男子都不看重拿着锄头耕地务农这些事。 我还听闻这里有个“断腕之地”(应该是有特殊典故的地方),而且每年都会建造楼阁式的房屋。
关于作者
宋代刘跂

刘跂,字斯立,时称学易先生,东光(今属河北)人。挚子。神宗元丰二年(一○七九)进士,释褐亳州教授。哲宗元祐初,移曹州教授。历雄州防御推官,知彭泽、管城、蕲水县。以其父为御史中丞,不得仕朝官。绍圣初,又因其父入党籍,牵连免官。徽宗立始复官,卒于政和末,官终朝奉郎。有《学易集》二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八卷,其中诗四卷。事见《宋史》卷三四○《刘挚传》。刘跂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学易集》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