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辽作十四首 其二

虎北奚南迥,居然带砺全。 百寻天上树,千里掌中川。 毳幕宜逃汉,山戎莫病燕。 即今瓯脱地,浑占两河田。

译文:

这首诗是刘跂出使辽国时所作,下面是它翻译成现代汉语的内容: 辽国地域在虎水以北、奚族以南,十分辽远,这一片山河竟然如此完整,如同有坚固的天然屏障守护着。 那高耸入云的树木,仿佛有百寻之高,就像矗立在天上一般;而那蜿蜒千里的河流,在大地上奔腾,从高处俯瞰,就如同在手掌中流淌的细川。 那些毛毡帐篷所在之处,曾是一些人躲避汉朝统治的地方,当年山戎也没让燕国少受困扰。 可如今这些原本作为缓冲地带的瓯脱之地,却被辽国完全占据,这占据的可都是中原两河地区的肥沃田地啊。
关于作者
宋代刘跂

刘跂,字斯立,时称学易先生,东光(今属河北)人。挚子。神宗元丰二年(一○七九)进士,释褐亳州教授。哲宗元祐初,移曹州教授。历雄州防御推官,知彭泽、管城、蕲水县。以其父为御史中丞,不得仕朝官。绍圣初,又因其父入党籍,牵连免官。徽宗立始复官,卒于政和末,官终朝奉郎。有《学易集》二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八卷,其中诗四卷。事见《宋史》卷三四○《刘挚传》。刘跂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学易集》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