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晁以道

江东野老羹莼丝,弗羡肉山酒为池。 啖我故人吏未归,脚靴手板方苦饥。 岂无盘飧置璧圭,我乏是物君非宜。 近闻示病作居士,不似齐州称主司。 岁恶无乃馋所为,自是不当食肉糜。 书来中有七字诗,问讯劳苦开人眉。 墨丸不减官隃麋,著书寂寞来孔时。 我曹老矣善自持,莫拟狂瘦胜痴肥。 他乡异县久别离,明月千里长相思。

译文:

在江东有我这样一个乡野老人,喜欢吃用莼菜丝做的羹汤,一点儿也不羡慕那堆积如山的肉和以酒为池的奢华生活。 我那老友你身为官吏还未归来,天天脚蹬靴子、手持手板忙碌着,大概正忍受着饥饿呢。 难道没有丰盛的餐食、精美的玉器来招待你吗?不是没有,只是我没有这些东西,而你也不适合这些浮华的东西。 最近听说你称病在家,做了居士,不再像在齐州当主考官时那样了。 年景不好,莫不是因为嘴馋才这样?但你自然不会像晋惠帝那样说出“何不食肉糜”这种蠢话。 你来信中还附了一首七言诗,关怀我的劳苦,让我不禁眉开眼笑。 你用的墨丸不比官府用的隃麋墨差,在寂寞中著书,颇有孔子当年著书时的风范。 我们都老了,要好好照顾自己,别想着用狂放清瘦去胜过那些痴肥之人。 我们在他乡异地长久分别,只能对着千里之外的明月,长久地思念彼此。
关于作者
宋代刘跂

刘跂,字斯立,时称学易先生,东光(今属河北)人。挚子。神宗元丰二年(一○七九)进士,释褐亳州教授。哲宗元祐初,移曹州教授。历雄州防御推官,知彭泽、管城、蕲水县。以其父为御史中丞,不得仕朝官。绍圣初,又因其父入党籍,牵连免官。徽宗立始复官,卒于政和末,官终朝奉郎。有《学易集》二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八卷,其中诗四卷。事见《宋史》卷三四○《刘挚传》。刘跂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学易集》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