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寄

忆昨去国初,置传史所监。 季也行泣随,往舍都城南。 沐我屡饭我,终此一日淹。 明作分岭水,苦别心如惔。 遄归护孥重,却挂东川帆。 停桡憩汴泗,揽辔趋霍灊。 间关又相对,共被栖穷簷。 未毕十日懽,已复秣征骖。 猗嗟季行役,曷日弛负担。 长怀芳草句,未读衣已沾。 先人门户事,驽力讵克堪。 一朝奇祸发,炽甚烈火炎。 顽迷得忧辱,自取非谤谗。 危巢风雨漂,菅蒯不足芟。 于时季来归,弃官不待占。 收合败散余,頼此守独严。 阖门数百指,一一恩意涵。 辑睦乖迕情,牢不见隙纤。 聚粮非短毂,千里均属厌。 囊书动高听,恩环赐东渐。 吾亲所奇贵,挺立故不凡。 晚节就难冀,前非掩多惭。 正如已躄人,欻起蒙针砭。 衰颜积霜雪,幸亦解羁衔。 昨从忧迫来,将复见安恬。 西廊坐食菽,可以慰饥馋。 渐欲亲酒盏,颇思疏药奁。 愿季爱玉体,豢我及西崦。 从今荷明时,欢乐百无嫌。 酬恩无处所,香火供瞿聃。

译文:

回想当初我离开京城的时候,朝廷安排驿站车马之事都有史官监督记录。你(季)哭着一路跟随我,我们一同前往都城的南郊暂作停留。你为我准备沐浴的水,多次为我准备饭食,让我在这里停留了一整天。 第二天我们就要像分开流淌的岭水一样各奔东西,痛苦的离别让我内心焦灼。我急忙赶回去保护家眷,挂起风帆驶向东方。途中在汴水和泗水停船休息,又拉着马缰绳奔向霍山和灊山。经过一番艰难辗转,我们又得以相见,一同挤在破旧的屋檐下,盖着同一条被子。 还没享受够十天的欢乐时光,你又要喂饱战马准备远行。唉,你这四处奔波的远行啊,什么时候才能卸下身上的负担呢?我一直记着古人写的那些表达离情别绪的诗句,还没读完泪水就已沾湿了衣裳。 先辈留下的家族事务,我这驽钝的能力哪里能够承担得起啊。突然之间一场奇祸降临,形势就像熊熊烈火一样凶猛。我因为自己的愚钝和糊涂而遭受忧患和屈辱,这都是我自己造成的,并非是别人的诽谤和谗言所致。我们就像处在狂风暴雨中飘摇的鸟巢,那些杂草荆棘再多也不值得去铲除。 在那个时候你回来了,连辞官的占卜都等不及就放弃了官职。你收拾起那些败散之余的局面,全靠你独自坚守严格管理。全家几百口人,每一个人都感受到你的恩情和关怀。你让那些原本不和的关系变得和睦,连一丝一毫的嫌隙都看不到。你筹集粮食,就像用长毂车装载一样充足,让千里之内的人都能吃饱。你带着书信去打动那些高位之人,朝廷的恩泽就像圆环一样向东边延伸到我们这里。 我的亲人中你是如此出众可贵,你品格挺立,本来就不同凡响。只是到了晚年难以再有更多的期望,过去的错误也让我满心惭愧。就好像一个已经瘸了的人,突然又被针刺治疗。我衰老的容颜布满了如霜的白发,幸好也解除了束缚。 昨天我还在忧愁紧迫之中,现在即将迎来安宁恬适的生活。我坐在西廊下吃着豆子,这就足以慰藉我的饥饿和馋意。我渐渐想亲近酒盏,也很想疏远药箱。希望你能爱护自己的身体,一直供养我到西山。 从今以后承蒙这清明的时代,我们可以尽情欢乐,没有任何顾虑。只是我想要报答恩情却无处可施,只能以香火供奉佛祖和老子来表达心意。
关于作者
宋代刘跂

刘跂,字斯立,时称学易先生,东光(今属河北)人。挚子。神宗元丰二年(一○七九)进士,释褐亳州教授。哲宗元祐初,移曹州教授。历雄州防御推官,知彭泽、管城、蕲水县。以其父为御史中丞,不得仕朝官。绍圣初,又因其父入党籍,牵连免官。徽宗立始复官,卒于政和末,官终朝奉郎。有《学易集》二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八卷,其中诗四卷。事见《宋史》卷三四○《刘挚传》。刘跂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学易集》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