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归越州

旧房稽岭锁春苔,猿鸟欢迎振锡回。 花雨六时飘讲席,樵风千里送浮杯。 一乘了义刳心学,三藏真文盥手开。 迹似孤云本无滞,飘飘新到帝乡来。

译文:

僧人在会稽岭的旧居,如今已被春天的青苔锁住。山中的猿猴和鸟儿们欢欢喜喜地迎接僧人手持锡杖归来。 在讲经的地方,仿佛六时都有花雨飘落,就像在讲经时有着美好的祥瑞之景。那顺风的樵风,能助力僧人乘坐的小船,跨越千里水路。 僧人一心钻研佛法中“一乘”的深刻义理,用心地学习,如同把心都掏出来投入其中。面对三藏真经,他总是恭恭敬敬地洗手后才翻开研读。 僧人就像那孤云一样,本就没有什么羁绊和牵挂,自由自在,如今又飘飘然来到了帝乡。
关于作者
宋代杨亿

杨亿(974—1020)北宋文学家,“西昆体”诗歌主要作家。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属福建浦城县)人。年十一,太宗闻其名,诏送阙下试诗赋,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中赐进士,曾为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性耿介,尚气节,在政治上支持丞相寇准抵抗辽兵入侵。又反对宋真宗大兴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动。卒谥文,人称杨文公。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