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久道人之歙州兼简知郡李学士

独携瓶锡新安去,寒雨西风落叶频。 江水浅深清见底,山程高下险摧轮。 社中香火延开士,肘后方书济俗人。 乡树再寻南国路,禅房空锁帝城尘。 旧传心印都忘念,自有衣珠岂患贫。 四众仰瞻谁见顶,千家应供定分身。 宰官多结空门友,外护须依守土臣。 想到临川逢内史,翻经相对一嚬伸。

译文:

可久道人独自带着水瓶和锡杖前往歙州,一路上寒雨淅淅沥沥,西风呼呼作响,落叶频繁飘落。 新安江的水无论深浅都清澈得能看到水底,山间的路程高低起伏,地势险峻,甚至可能会损坏车轮。 在歙州当地的佛社里,香火不断,那里的人们会热情地接待可久这样的高僧大德。可久还带着医书,用医术救济世间的俗人。 可久又踏上了去南方故乡的路,回想起曾经在京城的禅房,如今已空落,还锁着京城的尘埃。 他早已领悟了佛法的精髓,心中没有了杂念。就像身上自带衣里明珠一样,又怎会担忧贫穷呢。 众多信众瞻仰他,却难以完全看透他高深的境界,他或许会像佛一样有分身之能,去接受千家万户的供养。 当地的官员大多结交佛门中的朋友,佛门也需要依靠当地的地方官来给予庇护。 我想到可久到了临川,遇见李学士这位地方长官,他们相对翻阅佛经,一同皱眉思考,一同舒展眉头有所领悟。
关于作者
宋代杨亿

杨亿(974—1020)北宋文学家,“西昆体”诗歌主要作家。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属福建浦城县)人。年十一,太宗闻其名,诏送阙下试诗赋,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中赐进士,曾为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性耿介,尚气节,在政治上支持丞相寇准抵抗辽兵入侵。又反对宋真宗大兴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动。卒谥文,人称杨文公。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