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题黄山院

禾黍离离一迳通,游人揽辔即过从。 趁斋幽鸟闻疏磬,出定高僧见偃松。 夜静龛灯凝古殿,雨余岩溜迸前峰。 昔年曾此题名处,素壁欹斜翠藓重。

译文:

田野里的禾黍长得错落成行,一条小径在其间蜿蜒连通。游人们拉着马缰绳,纷纷来到这黄山院相互往来、游玩。 想要赶去吃斋饭的幽鸟,听到了寺院里稀疏的磬声;结束坐禅入定的高僧,见到了那棵偃卧的松树。 夜晚静谧,佛龛里的灯光静静地凝照在古老的殿堂;雨后初晴,岩石间的水流如迸射般从前面的山峰流下。 回想起往年我曾经在这里题名的地方,如今白色的墙壁已经倾斜,上面长满了厚厚的翠绿色苔藓。
关于作者
宋代杨亿

杨亿(974—1020)北宋文学家,“西昆体”诗歌主要作家。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属福建浦城县)人。年十一,太宗闻其名,诏送阙下试诗赋,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中赐进士,曾为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性耿介,尚气节,在政治上支持丞相寇准抵抗辽兵入侵。又反对宋真宗大兴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动。卒谥文,人称杨文公。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