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和席衢州忆洛阳春游十四韵

周汉经营迹未遐,山川形胜最堪嘉。 前瞻阙塞千寻出,旁逗伊流一派斜。 子晋凤笙调夜月,宓妃罗袜映朝霞。 何人贳酒青楼晓,几处寻春紫陌赊。 骏足每从金埒试,芳丛多展翠帷遮。 出逢胜境争飞盖,归逼残阳竞走车。 庭竹惹烟披嫩箨,臯兰裛露长新芽。 嵩峰崷崪疑摩斗,洛水清泠欲见沙。 万井闾阎真陆海,九重宫阙是天家。 禁林日暖空啼鸟,御苑风微自落花。 关路行人偏络绎,津桥贾客苦諠哗。 何当献赋论迁鼎,便欲抛官学种瓜。 江海三年劳梦想,田园二顷有生涯。 应知父老沾尧化,长挈壶浆望翠华。

译文:

这是一首唱和诗,以下是它的大致现代汉语翻译: 周王朝和汉朝在这里经营的遗迹还不算久远,这里的山川地势优越壮美,最值得赞赏。 向前望去,阙塞高耸千寻直入云霄,旁边蜿蜒流淌着伊水,水流斜斜地奔腾而去。 仿佛能听到王子晋吹奏凤笙,与夜月相和,又好似能看到宓妃的罗袜辉映着朝霞。 清晨,不知是谁在青楼赊酒畅饮,在那漫长的紫陌上,有许多人四处寻春。 骏马常常在金埒上奔腾试跑,人们在芬芳的花丛中多会展开翠帷来遮挡。 出游时,遇到胜景大家争着驾车飞驰前往;归来时,临近残阳,都竞相赶着马车。 庭院中的竹子被烟雾缭绕,正褪去鲜嫩的笋壳;皋兰沾着露水,长出了新的嫩芽。 嵩山高耸险峻,仿佛要与北斗星相摩;洛水清澈寒凉,连水底的沙子都清晰可见。 洛阳城中千家万户,繁华得如同浩瀚的大海;九重宫阙,那是帝王居住的地方。 禁林里阳光温暖,只有鸟儿空自啼鸣;御苑中风儿轻微,花儿自行飘落。 关路上行人来来往往,络绎不绝;津桥上商贾们喧闹嘈杂。 什么时候能献上赋文议论迁都之事,我便想抛下官职去学种瓜。 在江海之地三年,这洛阳的景象常常在梦中浮现,家中那二顷田园也足以维持生计。 应该知道这里的父老乡亲沐浴着圣明的教化,常常提着酒浆盼望着天子的车驾。
关于作者
宋代杨亿

杨亿(974—1020)北宋文学家,“西昆体”诗歌主要作家。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属福建浦城县)人。年十一,太宗闻其名,诏送阙下试诗赋,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中赐进士,曾为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性耿介,尚气节,在政治上支持丞相寇准抵抗辽兵入侵。又反对宋真宗大兴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动。卒谥文,人称杨文公。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