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曾逢原参寥上人见寄山阳作

倦客当老秋,于忽少佳意。 孰云尘滓地,刘阮肯俱至。 一披清骨毛,再见失身世。 有如执盛热,傃月濯凉吹。 又如观巨梓,却觇萧苇细。 十辰同遨游,不觉日车逝。 嗟予逃空虚,终日面林翳。 闻人足音喜,况乃道所契。 方念衣袖分,明月忽我畀。 眷言何以酬,白发同所诣。

译文:

我这疲惫的旅人,正处在这暮秋时节,忽然间就没了多少好心情。谁能想到,在这满是尘世污浊的地方,刘阮二人(这里可能指代曾逢原和参寥上人)竟然愿意一同前来。 一见到你们,我顿感神清气爽,好似全身的筋骨毛发都被清洗干净;再与你们相处,我竟忘却了自身和所处的世界。这感觉,就如同在酷热难耐之时,迎着明月,吹拂着凉风;又好像看到巨大的梓树之后,再去看那萧苇,就觉得它们是那么的细小。 我们一起畅快地游玩了十天,不知不觉中,时光就匆匆流逝。可叹我此前一直隐居在这空寂之地,整天面对着山林的遮蔽。平日里,听到有人的脚步声都会感到欣喜,更何况是与我志趣相投的你们呢。 正想着与你们分别之时,你们的书信(这里“明月”可能象征着书信等情谊的表达)忽然就到了我手中。我满心眷恋,可拿什么来酬谢这份情谊呢?只愿我们一同走向岁月的尽头,哪怕都已白发苍苍。
关于作者
宋代秦观

秦观(1049-1100)字太虚,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北宋高邮(今江苏)人,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秦观一 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秦观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秦观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