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书侍郎挽词二首 其一

崛起商岩后,清忠士论归。 法知商鞅弊,议折董宏非。 迁谪生华发,骞腾上紫微。 又骑箕尾去,朝野涕空挥。

译文:

这位中书侍郎就如同当年从傅岩崛起的贤相傅说一样,凭借自身才能崭露头角。他为人清正忠诚,得到了士人们的一致认可与赞誉。 他熟知商鞅变法中存在的弊端,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见解;在朝堂的议论中,能够有力地驳斥像董宏那样不正确的观点,展现出坚定的立场和卓越的辩才。 然而,他也曾遭遇迁谪流放的命运,在艰难困苦的境遇中,岁月染白了他的头发。但他并未就此沉沦,后来得以飞黄腾达,进入了权力的核心中枢,就像登上了象征着高位的紫微垣。 可惜的是,如今他却像传说中骑上箕星、尾星而升天的贤良一样与世长辞了。朝堂内外的人们只能徒劳地挥洒着悲痛的泪水,表达对他的哀思。
关于作者
宋代秦观

秦观(1049-1100)字太虚,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北宋高邮(今江苏)人,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秦观一 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秦观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秦观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