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有传朝议欲以子瞻使高丽大臣有惜其去者白罢之作诗以纪其事

学士风流异域传,几航云海使南天。 不因名动五千里,岂见文高二百年。 贡外别题求妙札,锦中翻样织新篇。 淹留却恨鸳行旧,不得飞觞驻跸前。

译文:

有客人传来消息,朝廷商议打算派苏轼出使高丽,大臣中有舍不得他离开的,进言后此事作罢,我作诗来记录这件事。 苏轼这位学士的潇洒风度与卓越才情在异域都广为人知,原本朝廷是计划让他多次远渡云海出使南方的高丽。 若不是他的名声远扬至五千里之外的异域,又怎会让人见识到他那超越二百年文坛的高妙文章。 在常规的贡礼之外,高丽人还特地要求求得苏轼精妙的书法作品;他们还会仿照苏轼文章的样式,在锦缎上织出新的篇章来表达对他的推崇。 可惜苏轼此次不能成行,我只遗憾他身为旧日同僚却要滞留京城,不能在皇帝出行驻留之处与大家一起举杯畅饮,共赴这场可能有的出使盛事。
关于作者
宋代秦观

秦观(1049-1100)字太虚,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北宋高邮(今江苏)人,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秦观一 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秦观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秦观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