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答张文潜病中见寄

与君涉世网,所得如钩温。 念昔相乖离,俯仰变寒暄。 把袂安可期,寄书嘱加餐。 三年汝水滨,孤怀谁与言。 末路非所望,联镳金马门。 校文多豫暇,玄谈到羲轩。 孰云笭箵小,史书垂后昆。 匪惟以旧闻,抵牾良可刊。 比枉病中作,笔端淮海奔。 亟驾问所苦,兀坐一室闲。 晤对不知夕,归途斗星翻。 平时带十围,颇复减臂环。 君其专精神,微恙不足论。 恺悌神所劳,此理直如弦。

译文:

我和你都深陷于这世间的种种束缚之中,所收获的就如同鱼钩般细小。 回想起当初我们分别,转眼间寒来暑往,时光已经过去了很久。 什么时候才能再次携手相聚实在难以预料,只能通过书信叮嘱你要多吃饭保重身体。 这三年我在汝水之畔,内心孤独,有谁能让我倾诉心中的情怀呢? 原本没指望在这人生的最后阶段,还能和你一起在金马门并驾齐驱。 我们一起校勘文章,有很多闲暇时光,还能深入地探讨玄学,一直谈到伏羲、轩辕的时代。 谁说那捕鱼的小竹篓不重要呢,我们撰写的史书可是要流传给后世子孙的。 这不仅仅是传承旧有的知识,对于那些有矛盾、错误的地方也都可以加以修订。 最近收到你病中写的诗作,那笔端的文采犹如淮海之水奔腾不息。 我急忙驾车去问候你的病情,只见你独自安静地坐在一间屋子里。 我们相谈甚欢,都没注意到天色已晚,回家的路上北斗星都已变换了位置。 你往日腰围粗大,现在手臂上的肉明显少了,臂环都显得宽松了。 你要专注调养精神,这点小病不值得忧虑。 你为人和乐平易,上天自会庇佑你,这个道理就像弓弦一样笔直明确。
关于作者
宋代秦观

秦观(1049-1100)字太虚,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北宋高邮(今江苏)人,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秦观一 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秦观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秦观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