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丞老病聋,督邮白欲废。 贤哉黄次公,鉴裁实精诣。 殷勤谢督邮,此丞乃廉吏。 重听庸何伤,善助无失意。 古人骨已朽,来者复谁继。 仲车天下士,固非许丞类。 至行通神明,问学有根柢。 若充老更聘,自革风俗弊。 太守前已闻,粟帛俄见赐。 奈何少年子,辄效督邮事。 道丧贤哲穷,闻之为流涕。 人心如其面,难以一律揆。 所望在次公,督邮何足议。
徐仲车食于学官吏或以为不可欲罢去之太守不听礼遇如初感之而作
译文:
### 译文
西汉时许县县丞年老又耳聋,督邮便禀报上司,想要罢免他。
贤明的黄次公(黄霸),他的鉴别评判实在是精准高明。
他诚恳地感谢督邮的告知,说这位县丞是廉洁的官吏。
耳朵有点背又有什么妨碍呢,他能很好地辅助政务,没有什么让我不满意的地方。
古代贤人的尸骨早已腐朽,后来又有谁能继承他们的风范呢?
徐仲车是天下闻名的贤士,本来就不是许县县丞那种普通人物可比的。
他的高尚品行能通达神明,学问也有深厚的根基。
如果让他能一直任职并加以重用,自然能革除社会风俗中的弊病。
太守此前就听闻了他的贤名,不久就赏赐给他粮食和布帛。
可为什么那些年少无知的人,竟然效仿当年的督邮行事呢?
如今道德沦丧,贤哲之人困厄不得志,听到这样的事我忍不住流泪。
人心就如同人的面貌一样各不相同,很难用一种标准去衡量。
我们所期望的是能有像黄次公那样贤明的人,区区督邮之流又哪里值得去议论呢。
### 注释
这首诗是秦观为徐仲车而作。当时徐仲车在学府任职,一些官吏认为不合适,想罢免他,但太守不听从,依旧礼遇他。秦观有感于此创作此诗,以西汉黄霸维护许县县丞之事来类比当下,表达对贤才应受重用的期望和对世俗偏见的不满。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