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安中铁柱留题

隠然平地起嶙峋,千古舂波此与濒。 九牧贡金殊夏后,三泉下锢笑秦人。 力回坤轴阴机壮,妙洒银钩榜墨新。 欲识当年镕铸意,莽芦终恐更非真。

译文:

这首诗的大致意思是: 那铁柱突兀地在平地上拔地而起,显得那么嶙峋奇崛,千百年来它一直紧挨着这涌动的春波之水。 九州所进贡的金属,和夏禹那时的贡金情况不同了;这铁柱深深埋入地下,真要嘲笑秦始皇骊山陵墓用三重泉水下铸铜加固的做法。 它仿佛有着强大的力量能够扭转大地的轴心,蕴含着神秘而强大的生机;柱上那潇洒精妙如银钩般的题字,墨色鲜亮崭新。 要是想知道当年铸造这铁柱的用意,就如同那丛生的芦苇一般,最终恐怕难以知晓其中真正的含义啊。
关于作者
宋代刘弇

刘弇(1048-1102)字伟明,号云龙,安福(今属江西)人。元丰进士。知嘉州峨眉县,改太学博士。元符中,进南郊大礼赋,除秘书省正字。徽宗时,改著作佐郎、实录检讨官。崇宁元年卒,年五十五。《宋史》有传。著有《龙云集》三十二卷,词有《彊村丛书》本《云龙先生乐府》一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