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朱彦周游元阳洞兼示文吴二羽人

穷西三湘邻,奔迫万岑会。 盘拏崩腾根,疑此先草昧。 不周迁大荒,势落烛龙外。 远征混沌凿,晚怵大块噫。 平疏一注玉,宽削四隅黛。 前崖岌初豪,傍窦戢如块。 暗蹊青鲇卧,侧足得无殆。 霜蕤拥凝液,衣缀倚空盖。 危呀傲天顽,九地一疡溃。 鬰然崷崒姿,似与石廊配。 间闻赫幽光,吹作雷雨解。 石鼓形似余,击考亦砰磕。 阴阴隆冬户,塞向真琐碎。 鸿蒙挹气母,茫昧超物怪。 不应私开辟,曾是阅成坏。 黄熊非鲧化,九肋蕃硕大。 蹒跚舞阴机,无乃羞主宰。 肉芝桂纯白,仙物今故在。 云烟更斐亹,巧弄非一态。 筼筜下萧摵,往往到竽籁。 片桃仙凡隔,愁绝止飞濑。 谁为篝火游,邈叩无底界。 世传元崇隠,兹事或虚采。 骄阳五月竟,客子短辕迈。 火铃掷奔曦,酷势捎林荟。 追随邦闾彦,及此洗长慨。 俯窥层冰拆,蓐收借泠汰。 孤清凛毛发,生意自百倍。 清绝两羽人,惊我凤翰铩。 扫开数寻天,援挽觅幽隘。 啸俦欣鱼贯,诣极愁鹢退。 仙者如可作,庶或乔松頼。 咄嗟早衰身,樊笼信谁罪。 便可冥三奔,吞漱驻童彩。 收摄自煎明,兹焉迹长晦。

译文:

在极西之地,与三湘相邻,众多山峰奔腾汇聚在一起。山峦盘曲纠结,像是大地初开时的模样,那崩腾起伏的山势,让人怀疑这里是鸿蒙未开的远古。 就好像不周山崩塌后,山的气势落到了烛龙所照范围之外。这里仿佛经历了远古混沌被开凿的巨变,到后来又让人恐惧于大自然的怒吼。 平缓开阔之处,有一股清泉如玉般流淌,四周的山峰像是被精心削过的黛眉。前面的山崖高耸挺拔,初看气势豪迈,旁边洞穴里的石头堆积如小块。 阴暗的小路旁有青鲇鱼卧着,侧身走过,怎会没有危险呢。霜花簇拥着凝结的水滴,枝叶像在空中撑起的华盖。那险峻的山洞傲对苍天,仿佛是大地一处溃烂的伤口。 山峦郁然高耸,那雄奇的姿态似乎能与石廊相媲美。偶尔能听到幽深之处传来奇异的光芒,仿佛是雷雨将要消散的预兆。 这里有类似石鼓形状的石头,敲击起来也会发出砰砰的声响。冬天时这里阴森森的,封堵门窗的举动显得如此琐碎。 在这里可以汲取天地鸿蒙之气,超脱于世间的怪异现象。这里不应是被私自开辟的,它见证了无数的兴衰成败。 传说中的黄熊并非是鲧所化,这里的贝类生有九根肋条,格外硕大。它们在暗处笨拙地舞动,难道不会让主宰者感到羞愧吗? 肉芝像桂树一样洁白,这些仙物如今依旧存在。云烟变幻更加绚丽多姿,巧妙地呈现出各种形态。 竹林里风声萧萧,常常能听到如竽籁般的声响。一片桃花隔开了仙境与人间,只能望着飞流的瀑布而哀愁叹息。 谁能带着篝火来此一游,去探寻这无底的世界呢。世间传说元崇隐居于此,这件事或许是虚构的。 五月骄阳似火,我坐着短辕的车子前行。烈日像火铃一般,酷热的势头扫过山林。 我追随乡里的贤士,来到这里洗刷心中长久以来的感慨。俯身窥探,只见层层冰块裂开,仿佛秋神蓐收赐予了清凉。 这里的清幽寒冷让毛发都竖起来,但生命的活力却增加了百倍。 两位清绝的羽人让我惊叹,仿佛我这如凤凰般的羽翼被摧折。他们扫开一片天空,引领我们去寻找幽深的地方。 我们高兴地像鱼一样依次前行,到了极深处又担心像退飞的鹢鸟一样无法前进。 如果仙人能够出现,或许还能依靠他们像王子乔、赤松子一样得道成仙。 可叹我这早衰的身体,被困在樊笼里,又能怪谁呢。 我真想就此潜心修炼,吞服精气以留住青春容颜。收敛自身的欲望,从此在此隐居,不再与外界有过多的交集。
关于作者
宋代刘弇

刘弇(1048-1102)字伟明,号云龙,安福(今属江西)人。元丰进士。知嘉州峨眉县,改太学博士。元符中,进南郊大礼赋,除秘书省正字。徽宗时,改著作佐郎、实录检讨官。崇宁元年卒,年五十五。《宋史》有传。著有《龙云集》三十二卷,词有《彊村丛书》本《云龙先生乐府》一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