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丰辛酉七月九夜大风四十韵

海傍七月无好天,顽云夜半争纠缠。 雷公轰车电操帜,如以墨汁当空湔。 门阑刺眼不见地,逼塞四野可筑拳。 须臾霾风赑屭起,便觉怒窍呺喧阗。 茫茫平地驾𫐆辘,礧石杂下丽谯颠。 训狐投隅狗走窦,拔木僵仆踵不旋。 铿轰时闻掷飘瓦,汹沸错以池羹煎。 藩垣卷去甚撤幙,屋壁如受众挻挻。 戞空飞砾正激射,况复急雨筛涌泉。 初疑昆阳遁猛兽,又讶伏弩攒庞涓。 黔头豹裈健肘髀,剖拆囊袋椎钤键。 天吴助强马啣舞,鼯鼬嘷啸尸阴权。 呼声过于赴赵日,烈势更甚焚昆前。 酣奔剧骤砉未已,阵马沓奏摩双鞬。 蚩尤歼师洒腥血,驱驾山岳挥秦鞭。 海涛撞舂万鼙震,岌嶪直恐三山骞。 林椒宿鸟乱投坠,胁息岂间乌与鸢。 虾蟆何知妄嘈囋,似为得意惊翩翾。 流萤迸草戢光耀,啾蚓缩穴愁踆跧。 泓窊往往走湍濑,卧内直可浮长鳣。 伊余竟夕不成寐,纵有短炬谁复然。 屋如漏釜直下注,坐取渗漉攒两肩。 羸童叩鼻卧东壁,噤不哗骇如束毡。 黎明下堂踏新淖,祗觉抚髀成怃然。 平时里闬悉倾陊,饥民塞窦突不烟。 田苗畦甲披殆尽,草木岂复根株连。 蔕钟堕簷相乌折,苙豕逸泽如遭畋。 我闻大块初噫气,蓄泄盖亦有节宣。 助天挠物著自易,标为玉烛存礼篇。 条无鸣声瑞盛世,反禾宛在隆周年。 厥惟反此是为戾,标落下土灾所缘。 尧罹长风衅滋甚,縻以大缴尸诸鄽。 飞虫蔽空廪君怼,一昔崛起操戈鋋。 往时大旱几赤地,韩子讼藁于今传。 诗人或以况威虐,歌沛自是所见偏。 尔来暴旱亦时有,孰与掀屋扬楣枅。 小家破荡大家耗,饮泣茹恨肩相骈。 胡为斯民罹此患,孰任咎责当尤愆。 我将羾天吐愤懑,坐使百怪成拘挛。 是非曲直当有辨,略举大较归吾编。 飞廉谴诛丰隆斥,庶几复使斯民痊。

译文:

### 前言 这首诗是宋代刘弇所作的长篇古风,详细描述了元丰辛酉年七月初九夜晚的一场大风灾的恐怖景象,以及这场灾害给百姓带来的巨大灾难,表达了诗人对受灾百姓的同情和对上天降灾的愤懑,希望能为百姓讨个公道。以下是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 ### 正文 海边的七月啊,就没有几天好天气。到了夜半时分,那顽固的云朵相互纠缠在一起。 雷公好似在驱赶着轰鸣的马车,闪电就像挥舞着旗帜。天空仿佛被泼上了墨汁一般,一场暴雨倾盆而下。 门口光亮刺眼,却连地面都看不见。浓重的乌云塞满了四周的原野,仿佛都能捏成拳头。 不一会儿,狂风如同神龟赑屭般猛然兴起,立刻能感觉到狂风怒号,喧嚣震天。 茫茫的平地上,风声就像车轮滚滚。巨大的石块从城楼上纷纷坠落。 猫头鹰吓得躲到角落里,狗也惊慌地钻进洞穴。树木被连根拔起,直直地倒下,毫无回旋的余地。 时不时能听到瓦片被风卷起又抛掷而下的铿锵轰鸣声,那声音混杂着,就像池中翻滚的热汤一样汹涌沸腾。 篱笆和围墙被风卷走,就像撤掉帷幕一样轻松。房屋的墙壁仿佛承受着众人的推搡,摇摇欲坠。 空中飞射着锋利的碎石,更何况还有如筛子筛出的涌泉般的急雨。 起初,怀疑是昆阳之战中放出了猛兽,又惊讶像是庞涓被万箭攒射的场景。 那些身强力壮的人,就像黔地人头戴豹皮裤、强健着肘和大腿,狂风却像拆开囊袋、砸开锁键一样肆虐。 传说中的水神天吴似乎在助力,狂风像马衔着缰绳乱舞。鼯鼬在阴暗处呼啸,仿佛掌握着阴邪的权势。 那呼喊声比当年救赵的军队的呐喊还要响亮,猛烈的势头比焚烧昆仑山之前还要厉害。 狂风酣畅地奔腾、剧烈地呼啸,一刻也不停歇,就像上阵的马群密集地奔跑,马背上的双箭袋相互摩擦。 仿佛是蚩尤的军队被歼灭,鲜血洒在地上,又像有人挥舞着秦鞭驱赶着山岳。 海涛撞击着,像千万面战鼓震动,险峻的高山似乎都要被掀翻,真让人担心海上的三座仙山会因此而崩塌。 树林顶端栖息的鸟儿慌乱地坠落,不管是乌鸦还是老鹰,都吓得屏住了呼吸。 蛤蟆哪里懂得这些,还在胡乱地吵闹,好像因为这场大风而得意,惊得鸟儿四处乱飞。 萤火虫躲进草丛,收敛了光芒。蚯蚓蜷缩在洞穴里,满心忧愁。 低洼的地方常常形成湍急的水流,屋子里简直都能漂浮起大鱼。 我一整晚都无法入睡,就算有短烛,又有谁会去点燃呢? 屋子就像漏了的锅,雨水直直地往下灌,我坐在那里,两肩都被雨水浸湿了。 瘦弱的书童靠在东壁打着呼噜睡觉,像被捆住的毡子一样,一声不吭,也不害怕。 黎明时分,我走下堂屋,踩在新积的泥淖上,只是摸着大腿,不禁怅然若失。 平日里的街巷都已经倾塌毁坏,饥饿的百姓挤在破屋里,烟囱都不冒烟了。 田地里的禾苗和菜畦几乎都被摧毁殆尽,草木连根都无法相连。 屋檐上的铃铛掉落,屋上的相乌被折断。猪圈里的猪跑到了沼泽地,就像遭遇了狩猎一样。 我听说大自然最初呼气吸气,它的积蓄和宣泄本是有节制、有调节的。 《易经》中说上天辅助万物生长,《礼记》里记载着风调雨顺叫做“玉烛”。 太平盛世里,风都不会发出异常的声音;周成王时,风灾之后倒伏的禾苗还能自己挺立起来。 然而现在的情况却与此相反,这就是灾祸啊,这也是天下遭受灾害的缘由。 尧帝时遭遇了更严重的大风灾害,人们用大绳去捆绑那狂风之神,让它死在集市上。 廪君时飞虫蔽空,他对此感到愤怒,一夜之间崛起,拿起武器反抗。 以前大旱的时候,几乎把土地都烤焦了,韩愈为求雨写的文章至今还流传着。 诗人们有时会用自然现象来比喻统治者的威严暴虐,这种观点其实是片面的。 近来也时常有大旱,但哪比得上这次大风掀翻房屋、扬起房梁的灾害呢? 小户人家破产,大户人家也损耗严重。人们含着眼泪,心中满是怨恨,肩并着肩,苦不堪言。 为什么百姓要遭受这样的祸患呢?谁应该承担这个过错和责任呢? 我要直上青天,倾诉我的愤懑,让那些鬼怪都被束缚起来。 是非曲直应该有个分辨,我大致把这些情况记录在我的诗篇里。 我希望能惩罚风神飞廉,斥责雷神丰隆,或许这样才能让百姓恢复安宁啊。
关于作者
宋代刘弇

刘弇(1048-1102)字伟明,号云龙,安福(今属江西)人。元丰进士。知嘉州峨眉县,改太学博士。元符中,进南郊大礼赋,除秘书省正字。徽宗时,改著作佐郎、实录检讨官。崇宁元年卒,年五十五。《宋史》有传。著有《龙云集》三十二卷,词有《彊村丛书》本《云龙先生乐府》一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