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和裴士杰库部对棋上贡父学士

吏散公堂讼已平,东轩一局晚窗明。 风云不动星辰灿,樽俎无声玉石争。 意外死生由巧拙,手中舒卷乍阴晴。 自怜小数非秋格,坐久惟闻鸿鹄声。

译文:

在官府里,官吏们都已散去,案子也都审理完结,一切都平静了下来。在东边的轩室里,一场棋局正在进行,傍晚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棋盘之上。 棋盘上,双方棋子对峙,就像风云静止却又暗藏玄机,那些棋子如同天上灿烂的星辰一般罗列。下棋的人在桌案前安静地对弈,没有多余的声响,只有棋子落在棋盘上如同玉石碰撞的声音。 这棋局里充满了变数,每一步棋的好坏都可能决定意外的胜负生死,就像命运的转折一样难以预料。执棋之人手中棋子的落与收,就如同天气的阴晴变化一般,难以捉摸。 我自己感叹下棋不过是些小技艺,和那些秋天般宏大、高远的格调相比实在是相差甚远。我久坐在此观看棋局,不知不觉中,只听到了远处鸿鹄飞翔的声音。
关于作者
宋代毕仲游

毕仲游(一○四七~一一二一),字公叔,郑州管城(今河南郑州)人。初以父荫补太庙斋郎,后与兄仲衍同举进士。历霍丘、柘城主簿,知罗山、长水县。哲宗元祐初,除军器监丞,改卫尉寺丞。召试学士院,同试者黄庭坚、张耒、晁补之等九人,仲游擢第一。除开封府推官,出为河北西路、河东路提点刑狱。召权礼部郎中,又出为秦凤路、永兴路提点刑狱,改知耀州,因苏轼党狱调知阆州。徽宗即位,迁利州路提点刑狱,改知郑州、郓州。在淮南转运副使任上入元祐党籍,降监嵩山中岳庙。后出籍,管勾西京留守御史台,提举南京鸿庆宫,致仕。宣和三年卒,年七十五。有《西台集》二十卷(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宋史·艺文志》作五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二十卷,以为“亦几几乎还其旧矣”。事见宋陈恬《西台毕仲游墓志铭》(《永乐大典》卷二○二○五),《宋史》卷二八一有传。毕仲游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武英殿聚珍版本(简称殿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