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清宵永,空斋已怯寒。 霜篱飞叶密,风案拂沙干。 晏叔狐裘稳,公孙布被完。 簷澌方缀瓦,井冻渐封干。 饱食留鹰距,虚惊落雁翰。 谁来沽酒饮,自笑典衣难。 想望存心曲,嘻吟恣笔端。 河冰思泽国,路雪寄长安。 邑邑炉灰冷,荧荧烛烬阑。 门前生计在,苇席称车单。
早寒
译文:
十月的清冷夜晚格外漫长,我独自待在空荡荡的书斋里,早已心生寒意。
篱笆上结着霜,密集的落叶在风中飞舞;风轻轻拂过桌案,把干燥的沙尘都吹了起来。
像晏婴那样的富贵人家,穿着狐皮裘衣定然十分安稳;而像公孙弘这般的贫寒之士,只能盖着完整的布被艰难度日。
屋檐下的冰凌刚刚挂到瓦片上,井口的水也渐渐结冰封冻了。
吃饱了的老鹰稳稳站立,好似收起了锐利的爪子;大雁被虚声惊扰,纷纷惊落羽毛。
谁能来陪我一起买酒畅饮呢?我自嘲自己想要典当衣物换酒钱都难啊。
心中满是思念与渴望,我尽情地在笔尖下抒发自己的情感,吟诗咏叹。
看着结冰的河水,我不禁想起那水乡泽国;道路上铺满积雪,我的心也仿佛寄到了长安。
屋子里的炉火早已熄灭,炉灰冷冷清清;蜡烛也快燃尽,只剩下微弱的光亮。
门前维持生计的东西还在,不过是那简陋的苇席和单薄的车子罢了。
关于作者
宋代 • 毕仲游
毕仲游(一○四七~一一二一),字公叔,郑州管城(今河南郑州)人。初以父荫补太庙斋郎,后与兄仲衍同举进士。历霍丘、柘城主簿,知罗山、长水县。哲宗元祐初,除军器监丞,改卫尉寺丞。召试学士院,同试者黄庭坚、张耒、晁补之等九人,仲游擢第一。除开封府推官,出为河北西路、河东路提点刑狱。召权礼部郎中,又出为秦凤路、永兴路提点刑狱,改知耀州,因苏轼党狱调知阆州。徽宗即位,迁利州路提点刑狱,改知郑州、郓州。在淮南转运副使任上入元祐党籍,降监嵩山中岳庙。后出籍,管勾西京留守御史台,提举南京鸿庆宫,致仕。宣和三年卒,年七十五。有《西台集》二十卷(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宋史·艺文志》作五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二十卷,以为“亦几几乎还其旧矣”。事见宋陈恬《西台毕仲游墓志铭》(《永乐大典》卷二○二○五),《宋史》卷二八一有传。毕仲游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武英殿聚珍版本(简称殿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