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川鸿蒙火未流,祝融羽卫行九州。 南方有气缠斗牛,乃生之人宜公侯。 谏书十上辞不留,绣衣夜过咸阳楼。 清谈玉帐羌戎羞,羽林超距闲貔貅。 单车弭节浉岸游,世间万事公无求。 兹辰歌舞良燕休,满堂宾客来曹刘。 再拜酌酒交献酬,文彩照耀珊瑚钩。 愿公寿考逾山丘,以八千岁为春秋。
鸿蒙歌
译文:
在天地还处于混沌蒙昧、大火还未流行的远古时期,火神祝融带着护卫巡视九州大地。
南方有一种祥瑞之气缠绕着斗宿和牛宿,在这样的祥瑞之下诞生的人,必定适宜成为公侯将相。
您多次呈上谏书,言辞恳切却毫不拖沓。您身着绣衣,在夜晚路过咸阳的城楼。
您在军帐中清谈高论,让羌戎等外族都自感羞愧;您训练羽林军,使那些勇士们如同勇猛的貔貅一样身手矫健却又能安守待命。
您轻车简从,缓缓地在浉河岸畔游览,对世间的万事都没有什么世俗的追求。
在这个美好的日子里,歌舞停歇,一场丰盛的宴会结束。满堂的宾客都如同曹植、刘桢一样才华横溢。
大家纷纷起身,恭敬地再拜后互相敬酒,那文采如同珊瑚钩一样光彩照人。
祝愿您寿命长久超过山丘,能以八千岁作为一个春秋,长享岁月。
关于作者
宋代 • 毕仲游
毕仲游(一○四七~一一二一),字公叔,郑州管城(今河南郑州)人。初以父荫补太庙斋郎,后与兄仲衍同举进士。历霍丘、柘城主簿,知罗山、长水县。哲宗元祐初,除军器监丞,改卫尉寺丞。召试学士院,同试者黄庭坚、张耒、晁补之等九人,仲游擢第一。除开封府推官,出为河北西路、河东路提点刑狱。召权礼部郎中,又出为秦凤路、永兴路提点刑狱,改知耀州,因苏轼党狱调知阆州。徽宗即位,迁利州路提点刑狱,改知郑州、郓州。在淮南转运副使任上入元祐党籍,降监嵩山中岳庙。后出籍,管勾西京留守御史台,提举南京鸿庆宫,致仕。宣和三年卒,年七十五。有《西台集》二十卷(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宋史·艺文志》作五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二十卷,以为“亦几几乎还其旧矣”。事见宋陈恬《西台毕仲游墓志铭》(《永乐大典》卷二○二○五),《宋史》卷二八一有传。毕仲游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武英殿聚珍版本(简称殿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