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季默年三十,处世虽艰心地吉。 居于颓垣坏屋偪仄之巷,而有倜傥慷慨汪洋之美质。 高才横骛若飞走,横野腾山漫罝毕。 吾懒居家病益生,絮帽蒙头造君室。 儿童惊窥前复后,笑我衰迟见风栗。 升堂发箧数百纸,烂锦繁华照初日。 怒生风云与神会,怪走龙蛇堪股栗。 奇踪虽在人已亡,今也源流苦萧瑟。 吾家绨囊亦三四,纵有名书未充实。 妻孥饥饿谓无用,谇语如蛩常唧唧。 黄签青缥才数种,若比君家百无一。 后会慇懃定若何,人生聚散胡能必。
次韵和欧阳季默观书纪事之作
译文:
欧阳季默才三十岁,虽然在世上经历诸多艰难,但内心依然保持着善良吉顺。
他居住在那残垣断壁、狭窄逼仄的小巷之中,却有着洒脱豪迈、心胸宽广的美好品质。
他才华出众,思维敏捷,就像飞奔游走的动物,在原野上纵横驰骋,跨越山峦,那些捕捉的罗网根本束缚不住他。
我生性慵懒,居家养病,病情还越发严重了。我戴着棉帽,蒙着头来拜访你。
孩子们好奇地在前后张望,笑话我衰老迟缓,被风一吹就瑟瑟发抖。
我走进堂屋,你打开箱子拿出数百张字画,那些字画色彩绚烂,如同华丽的锦缎在初升太阳的照耀下光彩夺目。
画中气势磅礴,仿佛能生出风云,让人感觉与神灵相会;笔画怪异灵动,好似龙蛇游走,让人看了不禁胆战心惊。
虽然那些奇绝的书画踪迹还在,但创作它们的人早已离世,如今书画的传承源流也冷清寂寞。
我家里也有三四个装书的袋子,可即便有一些所谓的好书,数量也并不多。
妻子和儿女忍受着饥饿,觉得这些书没什么用处,常常像蟋蟀一样叽叽喳喳地抱怨。
我家那些用黄签、青缥装帧的书才只有几种,要是和你家相比,连百分之一都不到。
日后我们殷勤相聚的情形会怎样呢?人生的聚散离合又哪里能有定数啊。
关于作者
宋代 • 毕仲游
毕仲游(一○四七~一一二一),字公叔,郑州管城(今河南郑州)人。初以父荫补太庙斋郎,后与兄仲衍同举进士。历霍丘、柘城主簿,知罗山、长水县。哲宗元祐初,除军器监丞,改卫尉寺丞。召试学士院,同试者黄庭坚、张耒、晁补之等九人,仲游擢第一。除开封府推官,出为河北西路、河东路提点刑狱。召权礼部郎中,又出为秦凤路、永兴路提点刑狱,改知耀州,因苏轼党狱调知阆州。徽宗即位,迁利州路提点刑狱,改知郑州、郓州。在淮南转运副使任上入元祐党籍,降监嵩山中岳庙。后出籍,管勾西京留守御史台,提举南京鸿庆宫,致仕。宣和三年卒,年七十五。有《西台集》二十卷(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宋史·艺文志》作五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二十卷,以为“亦几几乎还其旧矣”。事见宋陈恬《西台毕仲游墓志铭》(《永乐大典》卷二○二○五),《宋史》卷二八一有传。毕仲游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武英殿聚珍版本(简称殿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