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辰

春风雪中来,吹我堂上茵。 斑衣次命服,左右如卿云。 芳樽洗复酌,再拜属吾亲。 亲年如大家,四子十二孙。 子孙亦何事,忠孝而能文。 请看今世愿,不必辞贱贫。 三牲苦易得,轩冕祇荣身。 愿以五百岁,献母为一春。

译文:

在这美好的日子里,春风裹着雪花飘然而至,轻轻吹拂着我堂屋中的座席。 穿着斑斓彩衣的晚辈和身着官服的家人依次站立,他们环绕在身边,就像祥瑞的卿云一般。 我将美酒重新洗净酒杯后斟满,恭敬地拜了两拜,把这杯酒敬献给我的双亲。 我的父母年事已高,就像那些福寿双全的长者,膝下有四个儿子,还有十二个孙儿孙女。 子孙们也没什么特别的,只是能够做到忠孝两全,并且有一定的学识文采。 大家看看如今世人的愿望,其实不必去刻意追求远离贫贱困苦的生活。 祭祀用的三牲这样的物品很容易就能得到,高官厚禄也不过只能让自身荣耀一时。 我只希望能用五百年的时光,为母亲换来一个美好的春天,让她尽享岁月的安宁与美好。
关于作者
宋代毕仲游

毕仲游(一○四七~一一二一),字公叔,郑州管城(今河南郑州)人。初以父荫补太庙斋郎,后与兄仲衍同举进士。历霍丘、柘城主簿,知罗山、长水县。哲宗元祐初,除军器监丞,改卫尉寺丞。召试学士院,同试者黄庭坚、张耒、晁补之等九人,仲游擢第一。除开封府推官,出为河北西路、河东路提点刑狱。召权礼部郎中,又出为秦凤路、永兴路提点刑狱,改知耀州,因苏轼党狱调知阆州。徽宗即位,迁利州路提点刑狱,改知郑州、郓州。在淮南转运副使任上入元祐党籍,降监嵩山中岳庙。后出籍,管勾西京留守御史台,提举南京鸿庆宫,致仕。宣和三年卒,年七十五。有《西台集》二十卷(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宋史·艺文志》作五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二十卷,以为“亦几几乎还其旧矣”。事见宋陈恬《西台毕仲游墓志铭》(《永乐大典》卷二○二○五),《宋史》卷二八一有传。毕仲游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武英殿聚珍版本(简称殿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