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履霜操

灵宫窈窕兮寒夜永,篁竹造天兮明月下影,木叶陨霜兮秋声动。 我以岁莫起视夜兮,北山饮予斗柄。 幽人拂琴而当予,曰夫子则钟期,尝试刳心而为之听。 若有人兮亦既修,宴衽席之言兮不知其子之齐圣。 嘉孝子之心终无已兮,不忍忘初之戒命。 人则不语兮弦则语,客有变容而涕洟,奄不知哀之来处。 悲乎痛哉!葛屦翦翦兮𫄨绤凉凉,衣则风兮车上霜,天云愁兮空山四野。 竭九河湔涕痕兮,忽承睫其更下。 嫠不忧其纬兮,恤楚社之不血食。 尽子职而不我爱兮,终非父母之本心。 天高地厚施莫报兮,固自有物以至今。 雉雊鸡乳兮,麋鹿解角。 天性则然兮,无有要约。 哀号中野兮,于父母又何求。 我行于野兮,不敢有履声。 恐亲心为予动兮,是以有履霜之忧。 古人之骨朽矣,匪斯今也。 蹙然如动乎其指,浩然如生乎其心也。 声音之发,钩其深也。 枯薪三尺,惟学林也。

译文:

华丽幽深的宫殿啊,寒夜如此漫长。竹林高耸入天,明月在地上投下竹影,树叶在霜中飘落,秋声瑟瑟作响。 我在年末起身夜望,仿佛能饮到北山上北斗星的斗柄之水。 一位隐士对着我抚琴,说:“先生您就如同钟子期一样善听琴音,且请敞开心扉来聆听我的琴音。” 好像有这样一个人,他品德美好又有修养,可在宴席上与人交谈时,却没人知道他的儿子是那样贤明。 可这孝子的孝心始终不变啊,不忍心忘记当初父母的告诫与命令。 人虽默默不语,琴弦却倾诉心声,客人听后动容落泪,自己都不知道哀伤从何而来。 悲痛啊!葛麻做的鞋子单薄,细葛布的衣服也透着凉意,衣服被风吹着,车子上结着霜,天空阴云哀愁,空旷的山野一片凄凉。 就算用尽九条河流的水来冲洗泪痕,泪水却又立刻流了下来。 寡妇不担忧自己织布的纬线不够,却忧虑楚国的社稷无人祭祀。 儿子尽了为人子的职责,却得不到父母的疼爱,但这终究不是父母的本心。 天地的恩情深厚难以报答啊,这本就是自古以来的道理。 野鸡鸣叫、母鸡孵雏,麋鹿脱角,这都是天性使然,无需约定。 在荒野中哀号啊,对父母又能有什么苛求呢。 我行走在荒野,不敢发出脚步声。 怕父母的心为我而担忧,所以才有像踩着霜就担心严寒将至的那种忧虑。 古人的尸骨早已腐朽,这种孝心不是只有现在才有。 它就像手指轻轻触动,让人心中感慨万千,浩然之气油然而生。 琴音所传达的,是内心深处的情感。 那三尺枯柴般的琴音,蕴含着深厚的学问啊。
关于作者
宋代黄庭坚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