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梦篇 其二

乱曰:刍狗万物兮,天地不仁。 体止而用无穷兮,播生者于迷津。 有形而致用者之谓器,无形而用道者之谓神。 背昭昭而起见兮,聚墨墨而生身。 犯有形而遗大观兮,动细习于游尘。 彼至人而神凝兮,同予梦而先觉。 顾天下孰不学兮,迺会归于无学。 予心之不能忘兮,将波流风靡而奈何,唯镇之以无名之朴。

译文:

结尾的话这样说:天地看待万物就如同对待刍狗一样(任其自然发展,没有偏爱),这是天地的不仁啊。 事物本体静止但功用无穷无尽,它把世间的生命播撒在这迷茫的渡口。 具有具体形状且能发挥实际作用的东西叫做器物,没有具体形状却能运用道的叫做神妙。 背离光明而产生各种见解,聚集在昏暗之中而生成自身。 执着于有形的事物而遗漏了宏大的景象,在细微的习惯和如游尘般的琐事中忙碌。 那道德修养达到极致的人精神凝聚,和我在梦中有相同感悟且能先我觉醒。 看天下人谁不学习啊,最终却都归结于一种“无学”的境界(不执着于外在的知识形式)。 我心中不能忘怀那些事,眼看就要像随波逐流、随风倒伏一样被影响又该怎么办呢,唯有以那无名质朴的道来镇定自己。
关于作者
宋代黄庭坚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