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之彬彬

木之彬彬,非取异于人。 可宫室则斩则伐,可笾豆则捋则撷。 草之茸茸,非求显于世。 中刍牧则刈则鉏,中医和则剥则枯。 非以其材故耶,是非之歧,利害薰蒸。 嗟人道之多患,彼草木尚无情。 吾尝观于若人矣,巧于辨人,拙于自辨。 好动乎天机,不周乎时变。 罪莫惨于德有心,祸莫深于心有见。 罪不在德,心其蟊贼,祸不在心。 见其髠箝之人也,皦皦自鲜,行于众污之前。 峣峣不让,立乎众埤之上。 积小不当,是以亡其大当。 悲夫!羿注矢以当物,十尝中其七八。 引镆铘以自残,骇兕虎之窃发。 祸集于所忽,怨栖于荣名。 易其言则害智,用其智则害明。 为君子则奈何,独见晓于冥冥。

译文:

树木长得纹理交错、形态优美,并非是要刻意表现得与其他树木不同。如果它适合用来建造宫室,就会被砍伐;如果它的果实能用来制作笾豆等祭祀器具,就会被采摘。 草长得毛茸茸的,并非是为了在世间彰显自己。要是适合用作牲畜的草料,就会被割取、铲除;要是能作为药材入药,就会被剥取、弄干。这难道不是因为它们自身的材质才导致这样的命运吗?是非的界限模糊不清,利害相互交织、影响。 可叹这世间的人啊,有如此多的祸患,而那些草木尚且没有情感。我曾经观察过一些人,他们善于辨别他人的是非对错,却拙于认清自己。他们轻易地触动自然的天机,却不能顺应时势的变化。最惨痛的罪过莫过于心中刻意追求道德的虚名,最深重的灾祸莫过于心中有太多的成见。罪过并不在于道德本身,而是心中的恶念在作祟;灾祸也并非源自内心,而是内心的成见在起作用。 那些人啊,表现得洁白无瑕,在众多污浊之人面前招摇前行;高傲自负,丝毫不肯退让,站在众多低矮的人之上。他们积累了许多小的不当行为,最终失去了大的恰当之举。 可悲啊!后羿张弓搭箭瞄准目标,十次有七八次能射中。但如果拿着镆铘宝剑去伤害自己,就会像被隐藏起来的兕虎突然袭击一样危险。灾祸往往聚集在人们疏忽的地方,怨恨常常依附在荣耀的名声之上。轻易发表言论会损害自己的智慧,过度运用智谋会损害自己的明察。 那么君子应该怎么做呢?应当在昏暗不明的环境中独自保持清醒,洞察事理。
关于作者
宋代黄庭坚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