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芦夫和尚真赞

松枯竹瘦,是其岁寒也。 山高水深,不可犯干也。 取多国士,庄严此土,如陶家手也。 拂除方丈,置榻而坐,一不受也。 首出万物,渊默雷吼,寂寥者之参也。 若夫以法界印,印毛印海,则惊僧繇而走巫咸也。

译文:

这篇《长芦夫和尚真赞》并非古诗词,而是一篇赞文,以下是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 松树枯槁、竹子清瘦,这正体现了夫和尚如同在岁寒中坚守的松柏翠竹一般,有着坚韧不拔、高洁的品格。 他的德行如同高山那般崇高,智慧如同深潭那般深邃,让人觉得神圣不可侵犯、不可冒犯。 他广纳众多有学识、有品德的国士,让佛教这片土地更加庄严神圣,他对待众生就如同技艺高超的陶工塑造器物一样,用心去引导和培养。 有人想要打扫方丈室,为他置办华丽的坐榻,然而他一概不接受,依旧保持着简朴的生活作风。 他在众人之中脱颖而出,虽然常常沉默不语,但一旦开口讲法,就如同深渊中传来的惊雷,能震动人心。他这种表面寂寥却蕴含深意的状态,值得那些追求精神境界的人去参悟。 至于说他用佛法的真谛去印证微小的事物和广阔的大海,其佛法的高深精妙,足以让传说中擅长绘画佛像的张僧繇惊叹,让传说中能通神的巫咸为之折服。
关于作者
宋代黄庭坚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