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宗儒真赞

宋子勃窣,心有古镜。 朝四暮三,为笑不竞。 放一捻一,犹著禅病。 探丸起死,味药知性。 忧患不入乎杯中,抱胡琴而风听。 若乃脱冠袒裼,扪虱应客。 目如愁胡,拊髀而呼。 是必追橡栗于云杪,探水月于江湖,然后怏于心与。

译文:

宋宗儒这个人举止迟缓,可他内心犹如有一面古老的镜子,能明辨是非。他看待那些像“朝四暮三”般虚浮计较的事情,只付之一笑,并不去和人争个你高我低。 他时而放任时而收敛,还有些参禅时易犯的执着毛病。他能像古代侠士探丸救急那样去拯救危难中的人,尝一尝药就能知晓其特性。 忧愁和祸患都无法进入他的酒杯,他抱着胡琴,静听风声,怡然自得。 要是他摘下帽子,袒露着上身,一边捉着虱子一边接待客人。他目光如忧愁的猢狲般深邃,拍着大腿大声呼喊。他一定是像去云梢间追寻橡栗、到江湖里探寻水月那样,去追求心中真正渴望的东西,如此之后内心才会感到畅快。
关于作者
宋代黄庭坚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