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元之真赞

天赐王公,佐我太宗。 学问文章,致于匪躬。 四方来庭,上稍宴衎。 公舍瓦石,责君尧舜。 采芝商山,以切直去。 惟是文章,许以独步。 白发还朝,泣思轩辕。 鸡犬舔鼎,群飞上天。 真宗好文,且大用公。 太阿出柙,公挺其锋。 龙怒鳞逆,在廷岌岌。 万物并流,砥柱中立。 古之遗直,叔向以之。 呜呼王公,其尚似之。

译文:

上天赐给大宋王禹偁这样的人才,让他来辅佐我们的太宗皇帝。他有着渊博的学问和出色的文章,为了国家鞠躬尽瘁,毫无保留。 当时四方的诸侯都来朝廷朝拜,皇上稍微有了些闲暇可以宴饮作乐。可王禹偁却舍弃那些阿谀奉承的空话,像古代贤明的大臣一样,以尧舜的标准来要求君主。 后来他就像古代在商山采芝隐居的贤士一样,因为言辞切直而离开了朝廷。但人们对他的文章评价极高,认为他的文章在当时是独一无二、无人能及的。 他头发花白的时候又回到朝廷,心中满是对先帝的思念之情,不禁悲泣。就如同传说中鸡犬舔了鼎里的仙药,都跟着一起飞上天那样,当时的一些人凭借着特殊的机遇平步青云。 真宗皇帝喜爱文学,并且打算重用王禹偁。可王禹偁就像锋利的太阿剑从剑匣中抽出,锋芒毕露,勇敢地谏言。这就如同触怒了龙的逆鳞,使得朝廷中的局势变得岌岌可危。 当世间万物都像水流一样随波逐流的时候,王禹偁却像中流砥柱一样坚定地挺立着。 古代有像叔向那样正直敢言、遗风流传的贤臣,哎呀呀,王禹偁大概就和叔向很相似啊。
关于作者
宋代黄庭坚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