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形卧苍牛,屭赑古松阴。 松风与溪月,相守历古今。 初无廊庙姿,又不能础碪。 呈文谢珉光,抚质愧球琳。 金马与碧鸡,光景动照临。 圯桥授书老,陈仓雊时禽。 是皆为国器,不尔事陆沉。 浮云有傥来,得名岂其心。 谅如曲辕社,长存斧斤寻。 智士贻美谥,自珍非世琛。 不材以为宝,吾与汝同音。
戊午夜宿宝石寺视宝石戏题
译文:
在一个戊年的午夜,我投宿在宝石寺,看着寺中的宝石,不禁戏题了这首诗。
那石头的形状好似一头卧着的苍牛,稳稳地待在古老松树的浓荫之下。松间的清风,溪上的明月,就这样相互陪伴着,历经了从古至今的漫长岁月。
这块石头呀,它原本就没有适合被放置在廊庙之上的仪态,也没办法做成柱子下面的基石或者捣衣石。它虽有纹理,却只能暗自羞于比不上美玉的光彩;抚摸它的质地,也会为不如美玉而感到惭愧。
想想那金马神和碧鸡神,它们的光彩能够照亮世间。还有那圯桥上给张良授书的老人,以及陈仓的神雉,这些都是对国家有大作用的“器物”,不然就只能被埋没在世间。
就像那飘忽不定的浮云,有时会意外地获得名声,但这哪里是它们内心真正所求呢?
我想这石头就如同那曲辕社的大树一样,正因为看似无用,所以才得以长久地留存,避免了被斧头砍伐的命运。聪明的人会给它一个美好的称呼,它只是自我珍视,并非是世间公认的珍宝。
它以不被世俗认为有用当作自己的价值,在这一点上,我和它的想法是一样的啊。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