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政王殿丞逍遥亭

漆园著书五十二,致意最在逍遥游。 后来作者逐音响,百一未必知庄周。 幽人往往泥出处,俗士不可与庄语。 逍遥如何,一蛇一龙。 以无为当有,以守雌为雄。 与物无对,无内无外。 与民成功,有物有对。 左肘生杨观物化,右臂为鸡即时夜。 果若乘气有待游,如何六气无穷谢。 天之苍苍非正色,道真微妙安可得。 利害丛中火甚多,此心寂寞谁能识。 丈人春秋诚未高,视听聪明齿牙牢。 所为淳拙有深越,持置酷似巨山陶。 平生刚直折不得,目送飞鸿向宾客。 早束衣冠林底眠,非关暮年俗眼白。 种田百亩初为酒,买地一区今有宅。 家人岁计不婴心,两儿长不能措画。 迩来信己不问天,万事逍遥只眼前。 何必读书始晓事,此翁暗合庄生意。

译文:

庄子撰写《庄子》五十二篇,他最想表达的意旨就在《逍遥游》里。后世那些著书立说的人追逐着前人言论的声响,一百个人里未必有一个能真正理解庄周的思想。 那些隐居之人常常拘泥于出仕和归隐的选择,庸俗之人更是没办法跟他们严肃地谈论庄子的思想。逍遥究竟是怎样的呢?就像蛇能屈伸、龙能变化一样。把无为当作有作为,把守雌当作逞雄。与外物没有对立冲突,不分内外之别。为百姓建立功业时,又有相应的事物和挑战与之对应。 就像庄子说左肘生了瘤子就把它看作是一种自然的变化,右臂变成鸡就用它来报晓。如果真的是凭借着外在的条件去遨游,那又怎么能应对六气的无穷变化呢?天空呈现出的深蓝色并非它真正的颜色,道的真谛微妙深远,又怎么能够轻易领悟呢?世间利害的纠葛中充满了危机,这份内心的宁静寂寞又有谁能真正理解呢? 您年纪其实不算大,听力和视力都很好,牙齿也很坚固。您为人淳朴、行事拙朴,却有着深刻而超凡的见解,跟陶渊明极为相似。您一生刚正耿直,意志坚定不可屈服,就那样目送着飞鸿,洒脱地面对宾客。 您早早地整理好衣冠,隐居到山林中安睡,这并非是因为年老而被世俗之人轻视。您种了上百亩田,最初是为了酿酒;买了一块地,如今也有了宅院。家中的生计并不让您操心,两个儿子长大成人却也不用您为他们谋划。 近来您相信自己的判断而不再去问上天的安排,万事都逍遥自在,只着眼于眼前的生活。何必一定要读书才能明白事理呢?您的生活态度暗合了庄子逍遥的意趣。
关于作者
宋代黄庭坚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