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崇德墨竹歌

夜来北风元自小,何事吹折青琅玕。 数枝洒落高堂上,败叶萧萧烟景寒。 迺是神工妙手欲自试,袭取天巧不作难。 行看叹息手摩拂,落势夭矫墨未干。 往往尘晦碧纱笼,伊人或用姓名通,未必全收俊伟功。 有能蓺事便白首,不免身为老画工。 岂如崇德君,学有古人风。 挥毫李卫言神笔,弹琴蔡琰方入室。 道韫九岁能论诗,龙女早年先悟佛。 弈棋樵客腐柯还,吹笙仙子下缑山。 更能遇物写形似,落笔不待施青丹。 尤知赏异老苍节,独与长松凌岁寒。 世俗宁知真与伪,挥霍纷纭鬼神事。 黄尘污眼轻白日,卷轴无人得觇视。 见我好吟爱画胜他人,直谓子美当前身。 赠图索歌追故事,才薄岂易终斯文。 所爱子猷发嘉兴,不可一日无此君。 吾家书斋符青壁,手种苍琅十数百。 一官偶仕叶公城,道远莫致心惨戚。 我方得此兴不孤,造次卷置随琴书。 思归才有故园梦,便可呼儿开此图。

译文:

昨夜北风原本并不大,为何却像是吹折了那青色的翠竹。几枝竹影仿佛洒落在高堂之上,败落的竹叶沙沙作响,周遭烟景一片寒凉。 这原来是神工妙手想要自我尝试一番,窃取天工之巧并非难事。看着那画中竹子,让人忍不住叹息着用手去摩挲,竹枝的姿态夭矫灵动,墨色都还未干。 常常画作被尘封在碧纱笼里蒙了灰尘,有些人或许凭借姓名得以被人知晓,却未必能尽显俊伟的功绩。有的人一生专注技艺直至白头,最终也不过是个老画工罢了。 哪比得上崇德君,有古人的风范与学识。挥毫写字如李卫的神笔一般精妙,弹琴的造诣可比蔡琰刚入妙境。就像谢道韫九岁就能论诗,龙女早年便悟透佛法。如同下棋的樵客烂柯归来,吹笙的仙子从缑山而下。 崇德君更能描绘万物的形态,落笔之时都无需再施色彩。尤其懂得欣赏那苍老而有气节的竹子,它独自与长松一起傲立在岁寒之中。 世俗之人哪里懂得真假,只看到那挥洒笔墨间好似有鬼神相助的奇妙。尘世的尘埃蒙住了双眼,轻视了美好的事物,画作的卷轴都无人能够得见。 崇德君见我比别人更喜欢吟诗作画,直说我是杜甫的前身。赠送画作并索求诗歌以追古人雅事,可我才学浅薄,实在难以完成这篇诗文。 我就像王子猷从嘉兴出发,一天也离不开竹子。我家书房的墙壁旁,亲手种了成百上千棵翠竹。偶然间到叶公城为官,路途遥远无法把竹子移来,心中满是凄惨悲戚。 如今我得到这幅竹图,兴致便不孤单了,匆忙间将它卷起,随身携带,与琴书相伴。只要一有思归故乡的念头,就可以叫儿子打开这幅图来看看。
关于作者
宋代黄庭坚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