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起临汝

缺月欲峥嵘,鸣鸡有期信。 征人催夙驾,客梦未渠尽。 野荒多断桥,河冻无裂璺。 羸马踏冰翻,疑狐触林遁。 清风荡初日,乔木啭幽韵。 崧高忽在眼,岌峨临数郡。 玄云默垂空,意有万里润。 寒暗不成雨,卷怀就肤寸。 观象思古人,动静配天运。 物来斯一时,无得乃至顺。 凉暄但循环,用舍谁喜愠。 安得忘言者,与讲齐物论。

译文:

天快亮了,那残缺的月亮还想要努力升起,露出峥嵘的模样;报晓的公鸡按时啼鸣,信守着它的约定。 远行的人催促着早早驾车出发,可我这游子的梦还没有完全做完呢。 野外一片荒凉,到处都是断了的桥梁;河水冻结,冰面连一丝裂缝都没有。 瘦弱的马儿踏在冰面上,不小心滑倒翻倒;好像有可疑的狐狸碰到树林,惊慌地逃走了。 清风吹拂,太阳渐渐升起,阳光洒满大地;高大的树木间,鸟儿婉转地啼叫,发出清幽的韵律。 忽然间,高耸的嵩山出现在眼前,它巍峨雄伟,俯瞰着周边好几个郡县。 乌黑的云朵默默地低垂在天空,看样子像是要带来一场润泽万里的降雨。 可寒冷阴暗的天气却始终没能落下雨来,那云朵似乎把降雨的心意收敛起来,只在小小的方寸间徘徊。 看着这大自然的景象,我不禁想起了古代的贤人们,他们懂得动静都要配合着自然的运行规律。 万事万物都有它特定的时机,不刻意去追求什么,才能达到顺遂的境界。 天气的寒凉与温暖只是不断地循环交替,人生的被任用或者被舍弃,又有什么值得欢喜或者恼怒的呢? 我多么希望能遇到一位不用言语就能心领神会的人,和他一起探讨庄子的《齐物论》啊。
关于作者
宋代黄庭坚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