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答公益春思二首 其二

昔人有真意,政在无美恶。 微言见端绪,垂手延后觉。 大声久辍响,谁继夫子铎。 长笑二南闲,斯道公不薄。 性怀如珮环,诗笔若陨雹。 前篇戏调公,深井下短索。 子云最清浄,亦动解嘲作。 光尘贵和同,玉石尚磊落。 众人开眼眠,公独寤此乐。 昔在西宫游,初非朝夕约。 邂逅二三子,蛾眉能劝客。 坐嫌席闲疏,酒恨盏底窄。 骊驹我先返,看朱已成碧。 况闻公等醉,歌舞恣所索。 舞余必缠头,歌罢皆举白。 清狂稍稍出,应节自不错。 譬如观俳优,谁能不一噱。 何为苦解纷,迺似自立敌。 人生忽远行,车马无归迹。 黄粱一炊顷,梦尽百年历。 弃置勿重陈,虚心待三益。

译文:

前人心中有着真正的意趣,关键在于不区分美丑善恶。他们精妙的言辞透露着道理的头绪,轻易地就启发了后世觉悟之人。那宏大深刻的道理的声音很久都不再响亮了,如今还有谁能继承夫子如木铎般的教诲呢?我常笑着说《诗经》里《二南》这类诗看似平常,其实这其中的道理您并不轻视。 您的性情如同玉佩玉环般温润美好,写诗的笔力就像冰雹坠落般刚劲有力。我之前那篇诗是和您开玩笑调侃的,就好像在深井里用短绳打水,难以得偿所愿。扬雄是最清静淡泊的人,不也写了《解嘲》之作吗。 尘世中人们看重的是和谐统一,但即便如玉石混杂,其中的玉石依旧磊落不凡。众人都睁着眼却好似在沉睡,只有您能觉悟到其中的乐趣。 以前我们在西宫游玩,起初并非早有约定。偶然间与几个友人相遇,美丽的女子还能劝人饮酒。坐着时还嫌座位之间距离太宽,喝酒时抱怨酒杯太浅。我就像那要先行归去的骊驹一样提前离开了,已经是视觉昏花,把红的看成绿的。 况且听说你们喝醉之后,尽情地索要歌舞表演。舞蹈结束必然要赏赐舞者,歌唱完毕大家都举杯痛饮。你们渐渐露出狂放不羁的样子,动作还都能合着节拍,一点都不出错。这就好像观看滑稽戏表演,谁能不发出一声欢笑呢。 为什么要苦苦去排解这些看似的纷扰,这就好像自己给自己树立敌人一样。人生就像突然踏上了远行之路,车马离去后不会留下归来的踪迹。就像黄粱一梦,在一顿饭的时间里,却经历了百年的人生。 这些事就丢在一边别再提了,还是虚心地等待与良友交往,从他们身上获得教益吧。
关于作者
宋代黄庭坚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