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老亭

白发苍髯五老人,德虽不孤世无邻。 松风忘味同戴舜,梅雨蒙头非避秦。 筑亭风流二千石,此老入谒官不嗔。 一樽相对是宾友,学得养生通治民。

译文:

在这五老亭畔,有五位须发皆白的老者。他们德行高尚,虽然有同道者,但在这世间却难寻真正能与他们比肩的人。 他们如同在松风之中忘却了世间滋味的贤士,一心拥戴像舜帝那样贤明的君主,秉持着美好的品德和志向。他们在梅雨之中,并非是像那些躲避秦朝苛政的人一样为了避世而隐居,而是有着自己坚守的信念和追求。 有一位俸禄二千石的官员,颇具风雅地修建了这座五老亭。这几位老者前来拜见他时,这位官员也不会生气,反而以礼相待。 他们相对而坐,手持酒杯,宛如宾朋好友一般把酒言欢。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出,懂得养生之道的人,往往也能明白治理百姓的道理,因为无论是修身养生还是治理一方百姓,其中都蕴含着相通的智慧和理念。
关于作者
宋代黄庭坚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