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父祖善耆老好学于所居紫阳溪后小马鞍山为放隠斋远寄诗句意欲庭坚和之幸师友同赋率尔上呈

樵入千岩静,松含万籁寒。 儿童给行李,藜𦰏对衣冠。 小槛聊防虎,时来即解鞍。 阿翁吹笛罢,怀昔泪相看。

译文:

这首诗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古诗词,它标题很长且像是个背景说明,诗的内容更像是围绕标题中提到的“放隠斋”展开创作。以下是把这首诗翻译成现代汉语: 樵夫走进那众多的山峦,山林中一片寂静;松树间似乎蕴含着所有声响中的寒意。 孩子们帮忙拿着行李,拄着藜杖的老人面对前来的人们。 小小的栏杆姑且用来防备老虎,有时过往的行人到这里就解下马鞍稍作歇息。 伯父吹完笛子后,怀想着往昔的岁月,与大家泪眼相对。
关于作者
宋代黄庭坚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