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寒知松柏

松柏天生独,青青贯四时。 心藏后凋节,岁有大寒知。 惨淡冰霜晚,轮囷涧壑姿。 或容蝼蚁穴,未见斧斤迟。 摇落千秋静,婆娑万籁悲。 郑公扶贞观,已不见封彝。

译文:

松柏生来就有独特的品性,四季常青始终保持着葱郁的姿态。 它的内心蕴含着不畏严寒、在众木凋零后仍坚守的气节,只有到了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才能真正了解它的这份坚韧。 在寒冷惨淡的冰霜之夜里,它那弯曲盘绕的身姿矗立在山涧沟壑之间。 或许它的身上会有蝼蚁筑巢,然而它也难以逃脱被砍伐的命运。 历经千秋万代,周围的树木都已摇落凋零,一片寂静,它在风中舞动,仿佛世间万物都在为它发出悲叹之声。 就像郑国公魏徵辅佐唐太宗开创贞观盛世一样,他凭借自己的气节和才能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像封德彝那样没有气节之人,早已被历史遗忘。
关于作者
宋代黄庭坚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