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王道济寺丞观许道宁山水图

往逢醉许在长安,蛮溪大砚磨松烟。 忽呼绢素翻砚水,久不下笔或经年。 异时踏门闯白首,巾冠敧斜更索酒。 举杯意气欲翻盆,倒卧虚樽将八九。 醉拈枯笔墨淋浪,势若山崩不停手。 数尺江山万里遥,满堂风物冷萧萧。 山僧归寺童子后,渔伯欲渡行人招。 先君笑指溪上宅,鸬鹚白鹭如相识。 许生再拜谢不能,原是天机非笔力。 自言年少眼明时,手挥八幅锦江丝。 赠行卷送张京兆,心知李成是我师。 张公身逐铭旌去,流落不知今主谁。 大梁画肆阅水墨,我君槃礴忘揖客。 蛛丝煤尾意昏昏,几年风动人家壁。 雨雪涔涔满寺庭,四图冷落让丹青。 笑酬肆翁十万钱,卷付骑奴市尽倾。 王丞来观皆失席,指点如见初画日。 四时风物入句图,信知君家有摩诘。 我持此图二十年,眼前绿发皆华颠。 许生缩手入黄泉,众史弄笔摩青天。 君家枯松出老翟,风烟枯枝倚崩石。 蠹穿风物皆爱惜,不诬方将有人识。

译文:

当年我在长安遇见醉态中的许道宁,他正对着蛮溪大砚磨着松烟制的墨。 忽然间他把绢素铺开,将砚中的墨水翻洒上去,却又久久不下笔,有时一搁就是经年。 后来有次他头发花白地闯到我家,头巾歪歪斜斜,还索要酒喝。 他举杯时意气风发,仿佛要把盆都掀翻,接连喝干了八九杯空樽里的酒。 喝醉后他抓起枯笔,墨水淋漓,下笔之势好似山崩一般停不下来。 他画的几尺画卷,却让人感觉有万里江山的悠远,满堂的景物透着清冷萧瑟的气息。 画面中山僧回寺,童子跟在后面;渔翁正要划船渡河,行人在招手呼喊。 先父笑着指着溪边的宅院说,鸬鹚和白鹭好像都相识一般亲切。 许道宁再次拜谢说自己做不到,称这是天机所致并非单凭笔力。 他自己说年少眼明的时候,曾亲手挥洒八幅锦江丝绢作画。 还把画作赠送给张京兆,心里明白李成是自己的老师。 张公去世后,那些画作流落不知如今主人是谁。 在大梁的画店中我看到水墨画作,当时您(王道济)旁若无人地欣赏,忘记了和旁人打招呼。 画上蛛丝缠绕,墨色灰暗,画面昏沉,这幅画在人家墙壁上挂了好几年。 雨雪纷纷落在寺庙庭院里,这四幅图冷冷清清,让其他丹青之作都逊色了。 我笑着付给画店老板十万钱,让骑奴把钱都花光买下了这幅画。 王丞你来观看时激动得离席而起,指点着画就像亲眼看到当初作画的场景。 四季的风物都融入了这诗句般的画卷,我真相信你家有像王维那样的绘画才情。 我保存这幅画已经二十年,当年眼前的黑发人如今都已白发苍苍。 许道宁已经缩手长眠于黄泉之下,众多画师却还在挥笔追求超凡境界。 你家收藏的枯松图出自老翟之手,画中风烟中的枯枝倚靠在崩石之上。 哪怕画面被蠹虫蛀穿,可我依然爱惜,相信日后会有人真正识得它的价值。
关于作者
宋代黄庭坚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