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材翁赴秦佥

金沙酴醾春纵横,提壶栗留催酒行。 公家诸父酌我醉,横笛送晚延月明。 此诗诸儿皆秀发,酒间乞书藤纸滑。 北门相见后十年,醉语十不省七八。 吏事衮衮谈赵张,乃是樽前绿发郎。 风悲松丘忽三岁,更觉绿竹能风霜。 去作将军幕下士,犹闻防秋屯虎兕。 只今陛下思保民,所要边头不生事。 短长不登四万日,愚智相去三十里。 百分举酒更若为,千户封侯傥来尔。

译文:

在那春光烂漫的时节,金黄色的沙花和酴醾肆意绽放,提壶鸟和栗留鸟声声啼叫,仿佛在催促人们赶紧饮酒作乐。 张材翁家的长辈们热情地把我灌醉,横笛悠扬的乐声送走了傍晚,还将明月也挽留了下来。 张材翁家的孩子们个个容貌清秀、才华出众,在酒席间恳请我题字,那藤纸光滑得很。 还记得十年前在北门与张材翁相见,当时醉酒后的话语,如今十句里都记不起七八句了。 现在谈起那些繁忙的官场事务,说到赵、张两位官员的事迹,没想到他们就是当年酒席前青春年少的郎官。 风吹过松丘,发出悲切的声响,不知不觉已经过了三年,越发觉得那些绿竹能够经受住风霜的考验。 如今张材翁要去做将军幕府中的幕僚,还听说边境在秋季防御时屯驻着如虎兕般勇猛的军队。 当今陛下一心想着保护百姓,所希望的就是边境不要发生事端。 人生不过短短四万来天,愚笨之人和聪慧之人的差距其实也没多大。 我举起酒杯,真不知该说些什么才好,那千户封侯的功名也不过是偶然得来的罢了。
关于作者
宋代黄庭坚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