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观山

暮发白下地,暝投观山宿。 横溪赤栏桥,一径入松竹。 野僧如惊麏,避堂具灯烛。 我眠兴视夜,部曲始炊熟。 笕水烟际鸣,万籁入秋木。 平生萧洒兴,本愿终涧谷。 世累渐逼人,如垢不𫖃沐。 已成老翁为,作吏长碌碌。

译文:

傍晚时分,我从白下地出发,天色完全黑了就到观山投宿。 横着的溪流上有一座红色栏杆的桥,一条小路直通进松树林和竹林里。 寺庙里的野和尚像受惊的獐子一样,赶忙避开大堂,去准备灯烛。 我躺下休息后又起来查看夜色,这时候部下才把饭做熟。 竹笕里的水流在烟雾弥漫的地方发出声响,秋天的树林里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 我这一生都有着潇洒自在的兴致,原本的心愿是终老在山涧峡谷之中。 但世俗的牵累却渐渐逼近我,就像身上的污垢不清洗一样让人难受。 我已经成了一个老头子,当这个小官吏却总是忙忙碌碌的。
关于作者
宋代黄庭坚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