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书

阿熊去我时,秋暑削甘瓜。 离别日月除,莲房倒箭靫。 得书报平安,肥字如栖鸦。 汝才跃𬬻金,自必为镆铘。 穷年抱新书,挽条咀春葩。 弄笔不能休,屈宋欲作衙。 屈指推日星,许身上云霞。 安知九天关,虎豹守夜叉。 祝田操豚蹄,持狭所欲奢。 文章六经来,汗漫十牛车。 譬如观沧海,细大极龙虾。 古人以圣学,未肯废百家。 旧山木十围,斋堂绿阴遮。 红稻香盂饭,黄鸡厌食鲑。 摩挲垂腴腹,颇复读书耶。 念汝齿壮矣,无妇助烹茶。 父兄亦怜汝,须儿牧犬豭。 且伐千章木,赠行当马檛。 赢粮果后时,定随八月槎。 觉民在林中,丁丁闻兔罝。 奉身甚和友,干父办咄嗟。 台源吟松籁,先生岸巾纱。 留客醉风月,盘筯供柔嘉。 仍工朱丝弦,洗心拂奇邪。 孤臣发楚调,倾国怨胡笳。 把笔学周鼓,字形锥画沙。 诗书乃宿好,不为蓬生麻。 元明祖师禅,妙手发琵琶。 已无富贵心,鼓吹一池蛙。 天民服农圃,颇复秋敛赊。 下田督未耘,入岭按新畬。 悉力输王赋,至今困生涯。 知命叔山徒,炉香严佛花。 惟思苾刍园,脱冠著袈裟。 起家望两季,佩金蹋朝𫖇。 嘉鱼在南国,宗庙荐鲿鲨。 我为万夫长,朝论不齿牙。 刺头簿领中,蚤虱废搔爬。 世累已缠缚,官箴易疵瑕。 何时烟雨里,驱羊入金华。 遣奴迫王事,不暇学惊蛇。

译文:

### 前半部分:对阿熊的关切与期许 阿熊你离开我的时候,正是秋暑时节,咱们一起削着甘甜的瓜。时光飞逝,离别后的日子不断过去,如今莲房都像倒置的箭袋一样了。 收到你报平安的书信,那肥硕的字体就像栖息的乌鸦。你才华出众,就如同炉中跃动的精金,日后必定能成为像镆铘那样的宝剑。 你整年抱着新书研读,就像春日里攀折枝条咀嚼花朵一样汲取知识。你舞文弄墨不停歇,屈原、宋玉见了你都得避让。你能屈指推算日月星辰,立志要跻身云霞之上。 可哪里知道那九天的关卡,有虎豹和夜叉把守。就像拿着小猪蹄去祭祀田地,想要收获的却很多。 文章源自六经,浩如烟海,能装满十辆牛车。这就好比观赏沧海,大大小小的生物,从龙虾到微小之物都包罗其中。古人研习圣学,也不废弃百家之说。 你旧居的山上有十围粗的树木,斋堂被绿阴遮蔽。那里有红稻煮成的香饭,黄鸡做的菜肴,吃多了都不想再吃其他鱼虾。我摸着自己肥腴的肚子,想着你现在还会好好读书吗? 想到你年纪渐长,还没有妻子帮你烹茶。父兄也都怜惜你,等着你回家放牧猪狗。我准备砍伐很多木材,当作你出行的马鞭。要是你耽搁了行程,就等八月的木筏再回来吧。 ### 中间部分:对觉民的描述 觉民在山林中,能听到制作兔网的丁丁声。他为人温和友善,侍奉父亲做事雷厉风行。他在台源聆听松间的风声,先生戴着头巾,一副悠然自得的样子。 他留客人醉享风月,桌上摆满了美味佳肴。他还擅长弹奏乐器,能洗涤人心,拂去邪念。他奏出的曲子,既有孤臣哀怨的楚调,也有倾国女子悲叹的胡笳之音。 他拿着笔学习周代石鼓文,写出的字像锥子画沙一样刚劲有力。诗书是他一直以来的爱好,不会被外界不良影响所左右。元明精通祖师禅法,就像妙手弹奏琵琶一样得心应手。他已经没有追求富贵的心,只把一池蛙鸣当作鼓吹之音。 ### 后半部分:自身的感慨与期望 一些百姓从事农耕,秋收还算不错。他们到未耘的下田督促农事,到山岭间查看新开辟的荒地。他们全力缴纳赋税,可至今生活仍很困苦。知命叔就像清心寡欲的隐士,点着炉香,供奉佛花,一心只想着去寺庙,脱下帽子穿上袈裟。 我们家指望你们兄弟二人能出人头地,佩着金印,穿着朝靴在朝廷行走。就像南方的嘉鱼能被选作宗庙祭祀的贡品一样。 而我身为一个小头目,朝廷的议论根本不把我当回事。我埋头于繁琐的公文之中,连抓蚤虱的闲暇都没有。世俗的牵累把我束缚,为官稍有不慎就容易出现瑕疵。 什么时候我能在烟雨之中,赶着羊群进入金华山。派仆人去处理公务,我自己就不用再像惊蛇一样忙碌不停了。
关于作者
宋代黄庭坚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纳兰青云